風電光伏發電占全部發電量比重不斷提高
NBD:今年迎峰度夏期間,電力保供以煤炭作為壓艙石。在能源轉型時期,您如何看待這一現象?
李俊峰:今年迎峰度夏期間,煤電起到了壓艙石作用,但也要看到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的進步。
今年上半年,風電光伏發電量約達到7300億千瓦時,占全部發電量的比重達到約17%。在近兩年半時間里,這一數字差不多提高了6個百分點,比重不斷創出新高。
換句話說,我國能源領域近年已明顯減少了對煤炭的依賴,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標志,也展示出我國在減碳過程中間實現減污、擴綠、增長等多重目標的成果。要在增長的前提下實現減碳,這體現出一個非常重要的平衡關系。
我國實現現代化的任務非常重要,發展是第一要務,但在“十四五”期間,我國努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在能源轉型方面也取得了很好的成就,這是非常重要的。
NBD:電力行業是我國
碳排放大戶,有專家認為電力行業碳減排任務會比較艱巨,對此您怎么看?
李俊峰:就像前面所說,我國風電光伏發電量占全國發電量的比例,在兩年半的時間增加了超過6個百分點,這是一個了不起的進步。今年上半年,我國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容量占比達到50.9%,已經超過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容量了。
外界注意到,我國電源結構優化調整步伐正在加快,2022年全國非化石能源發電量31443億千瓦時,占總發電量的36.2%。也就是說超過1/3的電是零碳電力。
與此同時,去年我國
新能源新增發電量占全口徑新增發電量的70%,成為我國新增發電量的主體,尤其主要來自風電、光伏,這是值得關注的。
要知道,我國不像歐洲、美國等地區發電量已經平衡,用電量甚至還出現下降,我國發電量仍在持續增長,所以在發展的過程中解決降碳問題,是中國遇到的一個難題。
NBD:怎么才能讓化石能源的有序退出跟新能源的穩定可靠供應相適應?
李俊峰:中央提出,化石能源的有序退出,要與新能源的穩定安全可靠的供應相適應,“先立后破”和“破立并舉”都十分重要。這一過程中,必須“立”字當頭,這個“立”就是增加。化石能源的退出要和新能源供應的增加相適應,增加得多,才能退得多;有效的增加,才能安全的退出。
所以,包括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等都做了機制安排,《2023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明確,2023年風光裝機增加1.6億千瓦左右,每年利用小時數平均約2000小時,差不多就是發3200億度電,這就為化石能源的有序退出奠定了一個重要的基礎。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0放_交-易=網 t an pa ifa ng . c 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