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60目標’從2020年提出至今取得積極成效,政策導向明確,認知度高,法規、監管、標準等加速出臺完善,對企業影響顯現。”近日,安永
碳中和主管合伙人、大中華區能源資源行業聯席主管合伙人及大中華區基礎設施咨詢主管合伙人朱亞明接受中國經濟網記者采訪表示,目前,國內企業已從“
碳中和”是什么及為什么要“碳中和”,轉向“碳中和”如何實現,以及企業如何助力“碳中和”的構思和實施路線規劃。
當前,以風電、光伏、水電、節能環保等為代表的產業上市公司積極呼應“碳中和”趨勢下的市場機遇。由中國環境記協與
北京化工大學發布的《中國上市公司環境責任信息披露評價報告(2021年度)》顯示,2021年度,1178家上市公司不同程度披露了碳信息,在發布有效樣本的1415家企業中,占比83.25%,相較2020年度披露占比(70.75%)提升17.67%。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0放_交-易=網 t an pa ifa ng . c om
朱亞明表示,不同行業類型的企業應該著重從公司治理、企業戰略、風險管理、表現指標四個方面來幫助實現適合企業自身特性的低碳轉型。在具體行動方面,企業要重視基礎數據,摸清碳家底,因地制宜、因勢利導,利用循環經濟并注重能效提升,投入負碳技術研發并將其與客戶相聯,結合自身實際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轉型路線圖。
朱亞明預測,隨著我國
碳市場機制的成熟和完善,其定位將從
履約逐步走向交易價值發現,行業覆蓋從當前的發電行業逐步擴大,預計“十四五”期間將其余七個重點能耗行業全部納入。“對此,企業需要打好數據基礎,摸清碳家底,將
碳資產管理融入生產經營各個環節,構建
碳資產管理能力,因地制宜的積極開發減排項目指標。還要關注政策與市場發展,并參與到多層次
碳市場循序漸進的構建過程,發出企業的聲音、提出具有行業專屬性的建議。”
夲呅內傛萊源?。骇鎲┨?排*放^鮫*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據悉,安永連續兩年舉辦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年度最佳獎項評選活動,發掘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先驅典范和行業龍頭企業。“企業需視可持續發展為長期價值的基石,而不僅是日益增加的合規成本。”朱亞明表示,“只有將可持續發展議程提高到公司治理層面、重新審視ESG戰略、風險和機遇,并且將可持續發展嵌入到企業的商業流程、作業、及活動實踐中,企業才能行穩致遠、行之有效、實現長期價值。”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