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航空公司擔心不敵歐洲聯盟(EU)以外的競爭對手,因為境外對手可以不理會歐盟放眼在2050年前實現
碳中和的目標。
歐盟Fit for 55計劃設定在2030年前將溫室氣體凈排放量,相較于1990年碳排標準減少55%的集體目標。
這涉及所有從歐洲機場起飛的航班,必須更擴大使用「可持續航空燃料」(Sustainable Aviation Fuel, SAF)混合化石燃料。
可持續航空燃料來源包括都市固體廢物、農業和林業廢物、使用過的烹飪用油、農作物和植物,以及氫氣。
這些技術仍在研發當中,其成品較為昂貴,因此被要求使用這種燃料的航空公司必須承擔額外成本,航空公司就會轉嫁到乘客身上。
產業
專家表示,亞洲和中東的航空業正在蓬勃成長,當地公司因為不受這些限制,可能因此受惠。
德國漢莎航空(Lufthansa)執行長史波(Carsten Spohr)在布魯塞爾的歐洲航空(Airlines for Europe, A4E)峰會上表示:「歐洲航空業必須接受,在歐洲以外搭機能規避環保構想,因而
價格更為低廉的事實?!?/div>
史波舉例說,從布魯塞爾經巴黎飛往新加坡的班機,必須為歐洲段支付碳排交易稅。
「假如你從杜哈轉機,就不需要支付排
碳稅,也不必采用混合燃料。」(譯者:鄭詩韻/核稿:陳政一)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