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不斷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充分發揮減少資源消耗和降碳的協同作用。
1.推進園區循環化改造。開展園區循環化改造,推動園區企業循環式生產、產業循環式組合,推進工業余壓余熱、廢水廢氣廢液的資源化利用,積極推廣集中供氣供熱。搭建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共享
平臺,加強園區物質流管理。到2030年,省級以上園區全部實施循環化改造。(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2.促進大宗固體廢物綜合利用。完善省級固體廢物資源化利用政策、標準、規范、技術,堅持
綠色消費引領源頭減量,提高資源化利用水平,最大限度減少填埋量。促進秸稈、畜禽糞污等主要農業廢棄物全量利用。推動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推廣廢棄路面材料原地再生利用。加快大宗固廢綜合利用示范建設。到2030年,大宗固廢年利用量達到2億噸。(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生態環境廳、省農業農村廳、省畜牧局)
3.扎實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嚴格落實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完善垃圾分類標識體系,健全垃圾分類獎勵制度。加快建立覆蓋全社會的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完善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生活垃圾處理系統。推進生活垃圾焚燒處理等設施建設和改造提升,優化處理工藝,增強處理能力,降低垃圾填埋比例。到2030年,城鎮生活垃圾分類實現全覆蓋。(責任單位: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發展改革委、省生態環境廳、省能源局)
4.健全再生資源循環利用體系。完善廢舊物資回收網絡,搭建“互聯網+回收”應用平臺,鼓勵企業創新綜合利用技術,不斷提升廢舊物資循環利用水平。推進退役動力電池、光伏組件、風電機組葉片等新興產業廢棄物循環利用。推行廢舊家電、消費電子等耐用消費品生產企業“逆向回收”模式。加大再生水利用力度,加快推動城鎮生活污水、工業廢水、農業農村污水資源化利用。到2030年,廢鋼、廢紙、廢塑料、廢橡膠、廢玻璃、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報廢機動車等再生資源產品利用量達到5000萬噸。(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商務廳)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