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草背景和過程
為實施“制造強省”“三重一創”等戰略,2017年4月省政府出臺《支持技工大省建設若干政策》,著力培養支撐制造業發展的技術工人。五年累計開展技能培訓433.2萬人次,開展技能評價224.2萬人次,新增技能人才180.8萬人、高技能人才63.1萬人,全省技能人才總量增至612萬人,其中高技能人才183.6萬人,為促進勞動者就業、服務制造業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技能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在系統總結技工大省建設經驗的基礎上,牽頭起草了《支持技工強省建設若干政策》。期間,經調研座談、征求并吸納各市和省有關單位以及有關行業協會意見建議,并進行了合法合規性審查和公平競爭審查。根據省領導批示精神,我廳通過召開座談會、書面征求意見等形式,再次征求了全省173家企業意見和需求建議,作了研究吸納和進一步修改完善。8月18日,省政府第188次常務
會議審議通過《支持技工強省建設若干政策》,并于8月29日正式印發。
二、主要政策內容
《支持技工強省建設若干政策》與《支持技工大省建設若干政策》體例結構基本一致,大部分政策措施繼續沿用。同時,針對一些堵點、難點問題,擬定了一些新的政策措施。
一是著力解決職業培訓精準性和有效性的問題。聚焦“十大新興產業”,支持企業等精準開展崗位技能培訓,財政資金直補企業。聚焦農民工、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精準開展就業技能培訓,財政資金直補個人。
二是著力解決職業教育大而不強、質量不高的問題。在鼓勵有產業和人口基礎的市縣政府舉辦職業教育的同時,大力支持企業舉辦職業教育,給予稅收、購買服務以及用地等一系列優惠政策,調動社會力量和存量土地、廠房、設備等資源辦學。探索實施不同專業差異化的生均撥款制度,通過差異化的投入引導公辦院校開設企業急需緊缺的新興專業和人才需求量大的重點專業。
三是著力解決企業高技能人才短缺的問題。實施技能人才強企行動,鼓勵企業在崗職工開展技能研修,給予技能提升補貼;健全中國特色學徒制,校企合作培養中、高級技工;推進產教融合型企業培育工作,落實“金融+財政+土地+信用”組合式激勵政策,激發企業主體作用。
四是著力解決技術工人待遇不高的問題。從政府層面發力,提高高技能領軍人才政治待遇,廣泛開展高技能人才評選表彰,鼓勵市縣制定高技能人才崗位補助政策。另一方面,從企業層面引導,提高技術工人薪酬待遇,推進首席技師和特級技師評聘改革,延伸技術工人職業發展通道。
五是著力解決技術工人成才環境不優的問題。深化技能人才體制機制改革,采取“文化素質+職業技能”考試選拔制度,培養“學歷+技能”的復合型人才。實施技能評價提質擴面行動,動員大型國企、百強民企帶頭開展技術工人考核評價,與薪酬待遇掛鉤,發揮示范作用。廣泛組織各級各類職業技能大賽,選拔技能人才、營造社會氛圍。
六是著力解決高技能人才培養
平臺載體不足的問題。依托企業、院校實施世界技能大賽中國集訓基地、省級高技能人才培訓競賽基地、省級技能大師工作室、省級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等項目建設,按規定給予項目建設補助。
與《支持技工大省建設若干政策》相比,有以下幾點創新:一是堅持市場培訓導向。支持和規范職業培訓市場發展,健全“以企業自主培訓、市場化培訓為主要供給,政府補貼培訓為有益補充”的培訓體系。二是堅持盤活存量資源。放開公辦職業院校收費、績效工資等限制規定,盤活現有職教資源培養企業技術工人。支持企業利用存量土地、廠房等資源舉辦職業教育,擴大辦學力量。三是堅持政策引導撬動。通過稅收優惠、培訓補貼、購買服務、表彰獎勵、項目補助等多種方式,引導撬動企業、職業院校、培訓機構等社會力量投入培養技術工人。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