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是黨中央的重大戰略決策
持續推進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戰略決策。中國共產黨一直心系國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在不同歷史時期審時度勢、創造性地提出推進生態建設與綠色發展的戰略決策。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同自然環境作斗爭,尋求生產生活條件的改善,毛澤東同志提出加強林業綠化、大興水利建設,推動農林牧副漁等產業的協調發展,發出了“綠化祖國”的號召。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高度重視植樹造林,推動環保立法。鄧小平同志提出發展生態農業的戰略決策。江澤民同志重視生態環境保護,提出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決策。胡錦濤同志提出堅持科學發展觀、建設“兩型社會”的戰略決策。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提出了實現2030年前碳達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重大戰略決策。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實現“雙碳”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戰略決策,充分彰顯了百年大黨始終堅持綠色低碳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責任與擔當。
推動經濟社會綠色轉型與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從理論上看,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是黨中央經過深思熟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理論創新,也是推動經濟社會轉型與高質量發展的實踐要求。新時代十年,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并堅持理論創新與實踐創新相結合,著力推動大氣、水體、土壤等污染治理,成功探索出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的中國式現代化道路。這十年,全國74個重點城市PM2.5平均濃度下降了56%,重污染天數減少了87%。
北京PM2.5從2013年的89.5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021年的33微克/立方米,降低了63.1%。這十年,我國I—III類優良水體斷面比例提升了23.3個百分點,達到了84.9%,已經接近發達國家水平。這十年,我國土壤污染加重趨勢得到有效遏制,土壤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土壤污染風險得到了基本管控。新時代十年的輝煌成就,充分展現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實踐偉力與真理力量,生動彰顯了以黨的全面領導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是加快經濟社會綠色轉型的必然要求。
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良生態環境期待的現實需要。從現實上看,中國共產黨推進碳達峰碳中和不僅是環境問題,更是關系黨的執政基礎的重大民生問題和政治問題。中國共產黨堅持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為民,下決心把環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態環境建設好,讓人民群眾呼吸上新鮮的空氣、喝上干凈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使人民生活水平邁上新臺階,彰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當前,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依然突出,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的需求越來越強烈,實現“雙碳”目標任務重、壓力大。必須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從源頭上減少能耗、
碳排放和環境污染,才能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良生態環境的強烈期盼,才能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建設。
彰顯主動承擔國際減排責任的大國擔當。從國際上看,控制碳排放以減緩全球氣候變暖,是促進人類社會健康永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重要全球性議題。我國作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主動承擔碳達峰碳中和國際責任,提高碳排放強度削減幅度,推動構建全球氣候治理新體系。新時代十年,我國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了34.4%,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占比也從68.5%下降到了56%,以年均3%的能源消費增速支撐了年均6.5%的經濟增長,是全球能耗強度降低最快的國家之一。當前,我國發展面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承諾實現從碳達峰到碳中和的時間,遠遠短于發達國家所用時間。這就要求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必須具有國際標準、全球視野,化壓力為動力,在變局中開新局,充分彰顯中國積極促進綠色低碳發展國際大合作、讓人類命運共同體行穩致遠的大國擔當。
夲呅內傛萊源亍:ф啯碳*排*放^鮫*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