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碳”工作需把握科技創新關鍵變量
實現“雙碳”目標的關鍵,是將經濟發展從化石能源依賴轉向科技創新支撐。
經濟高質量發展要求低消耗、少排放、高產出,這也是實現“雙碳”目標的內在要求和有效途徑。其實現的關鍵是統籌政策、市場和公眾協同發力,強化科技創新對碳中和目標的戰略支撐。
“雙碳”戰略涉及眾多領域的關鍵技術突破。電力、工業、交通、建筑是
碳減排的四大關鍵部門,上述各領域不同程度存在技術短板。要充分調研并客觀認識我國關鍵領域的
綠色低碳技術水平,密切追蹤國際前沿領先技術,抓緊部署零碳和負排放前沿技術研究。
同時,要加快建設專門的碳中和技術支撐機構,加大科技戰略投入,引導社會資源加入科技創新行列,幫助新技術跨越“死亡之谷”,并迅速實現大范圍推廣應用。
尤其要加快零碳電力技術和非電能源技術、節能節材技術、增匯技術,負排放技術的研發、示范與產業化進程。深入研究脫碳、零碳、負碳系列技術優化組合與系統部署,形成既符合中國發展需要又引領世界前沿的碳中和技術支撐體系。
光伏和高鐵的成功模式證明,在擁有巨大市場條件下,國家戰略投入能迅速形成產業能力,加速產品更新迭代,實現跨越式發展。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是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答題。
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態度要積極,方式要穩妥。推進過程中,要立足各地發展階段和實際情況,牢牢把握科技創新這個關鍵變量,為我國經濟社會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交出一份滿意的“雙碳”答卷。
撰稿 / 陽平堅(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
編輯 / 徐秋穎
校對 / 趙琳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