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2030年碳達峰的承諾,還不到8年時間,對于一個有100億噸二氧化
碳排放量的發展中國家和第二大經濟體來說,時間緊、任務重。
2021年10月,國務院發布《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要求省級、自治區和直轄市政府“按照國家總體部署,結合本地區資源環境稟賦、產業布局、發展階段等,堅持全國一盤棋,不搶跑,科學制定本地區碳達峰行動方案。
目前,各省政府都在制定本省碳達峰行動方案。特別是進入2022年下半年以來,多個省份密集發布了碳達峰實施方案。
最近10月份,就有
北京、江蘇、湖南、重慶等地發布了“碳達峰實施方案”。
時間再拉長,2022年7月以來,還有寧夏、江西、上海、吉林、海南、天津、遼寧等7個省份出臺了省級碳達峰實施方案。
這是地方政府在制定完成“碳達峰
碳中和總體實施意見”之后,在碳達峰方面的具體行動。
省級政府是地方社會經濟發展的主要政策制定方、推動者,也是引領政策和機制改革的關鍵力量。
鑒于省級政府在落實中央政策的重要地位,各省級政府的轉型雄心和行動力,也將決定中國碳達峰行動的實際成效和
綠色低碳革命的深度。
在國家雙碳轉型戰略已定,綠色低碳治理進一步精細化的趨勢下,省級政府“摸清家底”,掌握省內碳排放的基本情況和重點排放源,將為科學合理制定省內低碳發展轉型策略奠定基礎。
在《環球零碳》此前刊登的文章“中國100億噸碳排放來自哪里?如何實現碳中和”一文中,我們通過行業分析發現,能源活動和工業活動占中國碳排總量90%以上。如果以省市為單位,從地域結構來看,中國哪些省份碳排放較大?哪些省份碳排強度最高?這些省份在脫碳方面面臨哪些挑戰?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_交^易=網 tan pa i fa ng . c 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