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頭溝區深入落實首都城市總體規劃賦予的功能定位,圍繞“雙碳”目標積極踐行
綠色低碳發展理念,生態文明委發揮統籌牽抓作用,區發改委、區農業農村局、區生態環境局、國家電網
北京門頭溝供電公司等職能部門和企業以優化能源結構作為關鍵路徑,提升能源效率作為關鍵支撐,力促
節能減排提質增效,助力大氣環境質量實現持續改善。
一是布局綠色發展新業態。編制印發《促進綠色高質量發展 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發展體系的實施意見》,持續優化產業結構,加快推動科技含量高、能效水平高、
碳排放低的高精尖產業發展。多部門聯動調研轄區重點企業的能耗及用水情況,對制造業企業進行評估診斷,為企業生產技術轉型升級提供有力依據,截至目前第一批評估診斷基本完成。
二是培育節能減碳新動能。大力發展
清潔能源,持續推進2021-2023北方冬季清潔取暖項目。創建綠色智能供熱體系,推進既有燃氣供熱系統改造示范,全域現已安裝室溫采集器近9000個。制定《中關村門頭溝園屋頂分布式光伏
試點方案》,支持和推動中關村門頭溝園成為北京市整體光伏開發
試點,園區現有1個屋頂分布式光伏試點項目,屋頂使用面積2500平方米。辦理石龍孵化中心三期分布式光伏項目備案,裝機容量247.5kW。
三是打造
綠色建筑新集群。加強公共建筑電耗限額管理,積極推進公建綠色節能改造及超低能耗建筑建設,妙峰山鎮水峪嘴村老年服務中心建設項目確定為北京市超低能耗建筑示范項目。建立健全裝配式建筑工作聯席機制,加強裝配式建筑相關政策與執行標準的解讀、指導、宣貫工作。2022年新開工工程項目中,新建裝配式建筑比例約達到70%。
四是擴大生態
碳匯新容量。推動減量發展留白增綠,有序推進2022年新一輪百萬畝造林綠化工程,全區森林覆蓋率達到48.26%。著手
碳匯試點研究,區生態環境局聯合北京林業大學開展林業系統碳匯能力提升技術與示范項目。積極發展低碳農業,目前已發放有機肥1700余噸,推廣秸稈還田,增加土壤有機碳儲量。
五是創建低碳試點新示范。有序推進門頭溝區低碳試點示范工作,以文旅康養產業為抓手打造“零碳鄉村”“零碳園區”等
碳中和示范項目,開展“零碳鄉村”調研及數據核算工作。以西王平舊村改造項目做
案例,探索特定地域單元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完成了生態化項目包裝和權益類資源挖掘,取得金融市場的初步認可。
六是拓展宣傳引領新渠道。圍繞生態環境文化周、節能宣傳、節水宣傳、低碳日等主題日持續擴大宣傳影響力,上半年在學習強國APP、新華網、北京電視臺等權威媒體
平臺推廣發布相關宣傳報道50余篇次。加大應對氣候變化宣傳力度,多角度制作發布《踐行綠色
低碳環保,共享文明健康生活》《全國節能宣傳周|踐行綠色
低碳環保,共享文明健康生活》等宣傳產品。全區相關部門屬地依托政務新媒體
平臺形成多元化宣傳矩陣,努力倡導廣大群眾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費理念。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