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構建實現“雙碳”目標的能建方案
中國能建堅持將“雙碳”目標要求融入企業發展全過程,全面融入綠色低碳經濟、數字經濟、共享經濟“三大經濟形態”,主動順應高質量發展、一體化發展、融合發展“三大發展趨勢”,持續為實現“雙碳”目標貢獻能建智慧與力量。
科學編制具有時代特征、行業特質、能建特色的解決方案。圍繞能源綠色低碳發展這個碳中和的關鍵命題,中國能建提出了實現“雙碳”目標的“1252”原則,即“一個引領”(堅持以國家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為引領)、“兩大關鍵”(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和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五化路徑”(能源供給低碳化、能源消費電氣化、新型能源技術產業化、低碳發展機制化、碳中和責任協同化)、“兩大辯證關系”(即著力處理好化石能源和新能源間形成優優互補、強強聯合關系,傳統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間形成安全可靠、經濟高效、清潔低碳系統友好關系)。同時,聚焦“30·60”系統解決方案“一個中心”和氫能、儲能“兩個基本點”精準發力,緊密圍繞國家端、行業端、企業端“三端”,編制發布了中國能建《踐行“30·60”戰略目標行動方案(白皮書)》,全方位展現能建觀點理念和系統解決方案。
全力構筑新能源、
新基建、新能建“三新平臺”。“新能源”,就是聚焦“30·60”系統解決方案,推動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涵蓋綜合能源、智慧能源、多側聯動、多能互補等多個維度,是一個“大能源”的概念。“
新基建”,就是圍繞能源網、交通網、數字網、水網、生態網、產業網、文化網“七網”深度融合,打造能源與工業、交通、建筑等領域深度融合的產業生態圈,構建一個“大基建”體系。“新能建”,就是重塑以服務“30·60”目標、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為核心的企業發展體系,并不斷放大產業鏈、價值鏈、生態鏈、管理鏈協同效應,廣泛深入拓展企業發展邊界,形成一個“大能建”格局。
創新實施跨界融合、要素融合、產業融合、區域融合“四大融合”。跨界融合主要是實現能源與其他行業的有機融合;要素融合主要是實現能源與大數據、資本等要素的有機融合;產業融合主要是實現能源產業鏈、價值鏈上下游之間的有機融合;區域融合主要是實現國際間、地區間的優勢互補、合作發展。通過持續創新“能源+”融合發展模式與方法,加快打造有機的價值共生體系,打通全產業綠色低碳創新鏈條,為持續健全現代能源產業體系貢獻能建新方案。
深入推進“交融”發展、“數智”發展、“聯通”發展“三大發展”。能源融合發展不是簡單的加法,而是水乳交融般的深度融合,一定要產生“1+1>2”的效果。圍繞“交融”發展,重點以多能互補、跨界融合為核心,推動風、光、水、煤等多種能源形式深度融合,從能源生產、輸送、存儲和使用領域全面調整能源結構;圍繞“數智”發展,重點以數字賦能、智慧物聯為核心,推動數字孿生深度參與能源全產業鏈設計、建設、運行和決策,實現智慧“能源+”體系建設;圍繞“聯通”發展,重點以國際合作、互聯互通為核心,推動綠色基建、綠色能源、綠色金融等領域深入合作,不斷匯聚共建綠色世界的合力。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