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報道,德國擬修改法律草案,撤銷“在2035年之前能源行業實現溫室氣體排放中和”這項關鍵氣候目標。德國上議院近日又批準了一項能源法案,包括新的可再生能源擴張目標、天然氣進口計劃,以及燃煤和燃油發電機組可能重返電力市場。
星期四德國下議院通過了這一修改,意味著該方案現在成了具有約束力的目標。因為考慮到戰爭影響,該方案試圖減少對俄羅斯進口的依賴,從而支撐國內能源市場。
德國的目標是,到本世紀末將全國風能和太陽能裝機容量實現三倍增長,從目前的117吉瓦增加到360吉瓦。
受近期能源供應緊張影響,德國、英國、法國等國相繼呼吁節約用能,同時一改一直以來的“棄煤”姿態,表示將加大燃煤發電量,彌補因天然氣短缺帶來的能源供應缺口。除歐洲外,為保障能源供應,印度、日本、韓國等國也陸續加大了煤炭用量。全球范圍內一度廣遭“嫌棄”的煤電似乎正卷土重來。
美國:美國最高法院6月30日在西弗吉尼亞州訴美國環保署(EPA)案中作出了最終裁決:限制美國環保署(EPA)利用《清潔空氣法案》來監管發電廠溫室氣體排放的權力。這是美國最高法院作出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案件裁決,該案件嚴重限制了聯邦政府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
英法:推遲、重啟燃煤電廠
已考慮推遲關閉當地一些燃煤電廠的計劃,從而確保今年冬天的電力供應。據悉,英國政府已要求國家電網電力系統運營商(ESO)設計一個框架,以鼓勵電廠保持發電站的正常運行。
6月底據法媒報道,法國準備重啟一家煤電廠來保障電力供應。據報道,一份將在7月初的內閣
會議上提交的法案顯示,位于法國東部圣阿沃爾德(Saint-Avold)的煤電站最快能在下個月返聘71位前雇員,在冬季到來之前對電廠進行維護。
澳大利亞:限制煤炭出口
6月底,澳大利亞宣布接管本國電網運營,暫停境內“所有地區”電力市場現貨交易,以求抑制電價、保障電力供應、防止大面積斷電。據悉,這是澳大利亞電力市場現貨交易市場自1998年以來首次暫停。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