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治理要在減碳和提升流域韌性上下功夫
流域作為人類和自然相互影響的關鍵地區,正在面臨氣候變化的影響。不少專家表示,氣候變化正在改變流域的水文循環,加劇流域水系統風險與壓力。
碳排放對氣候變化的影響與氣候變化對流域環境的影響緊密相關。因此,減碳在流域治理方面也很重要。“‘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協同推進,更有助于
碳減排。”劉世錦說。
“包括長江在內的大河流域是國家應對氣候變化、建設生態文明的關鍵區域。”大自然保護協會中國淡水項目總監楊波指出,“通過科學規劃進行岸線的優化利用和置換、騰退等形式,可以支持流域治理和發展實現綠色減碳目標。”
河流是地球上最具生命力和多樣性的生態系統之一,雖然河流的面積不到地球整個表面積的1%,卻為至少25億人提供了主要的食物來源,也培育了最多樣化和最重要的生態系統。大自然保護協會中國首席代表馬晉紅提出:“我們必須向可持續的流域治理轉變。”
實現可持續的流域治理,除了在減碳方面有所作為,國合會特邀顧問李曉江認為,要提升整個流域的韌性,就需要對區域內(上游、中游、下游)不同類型的潛在災害和未來的威脅提出相應的針對性策略。
聯合國糧農組織土地與水資源司司長李利鋒指出,實現可持續的流域治理,要更好地了解利益相關方的想法,確保所有流域的投資計劃和規劃都相輔相成,而不是各自為政。
“密西西比河三角洲一直面臨著土壤流失、海平面上漲、油氣開采等帶來的挑戰。”自然遺產研究所主席格里·加洛韋說,25年來,流域都不能就如何建立統一的機構達成一致的意見,這是很大的問題。因此,需要有一個總體負責任的單位讓各方團結在一起,來解決遇到的難題。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網-tan pai fang . c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