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雙碳”目標應根植于負責任企業的基因里
當前,中國超過90%的二氧化
碳排放量來自于電力、工業、交通和建筑領域。面對碳達峰、碳中和這一宏大命題,企業對于
碳減排與生產經營的關系認識還不到位。許多企業簡單地將
碳減排理解為企業形象工程、增加生產成本,認為經濟效益與碳減排之間存在對立關系。
但事實并非如此,低碳、零碳經濟是一次大考驗,更是大洗牌的機會,由此帶來的新舊動能轉換、市場增長空間、與之相關的產品和服務迭代升級等,都為企業實現跨越式發展、跨界經營、后來者居上提供了機會。
對于以技術創新驅動發展的企業而言,歷史上每一次的重大技術突破和產業轉型,都為其彎道超車提供了機遇。促進“雙碳”目標實現的綠色電力生產和消費關鍵技術也毫不例外,誰先掌握了成熟高效的綠色電力“發輸變配用”技術方案,誰就擁有了引領行業乃至社會發展的話語權。
在趙永占看來,中國需要把追求“雙碳”目標根植于每一個負責任企業的基因里,讓碳減排成為融入主業、決定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關鍵要素,讓企業上下形成減排共識,通過應用“電氣化+數字化”的先進手段,實現經濟效益、環保效益和社會效益的“三贏”。結合ABB自身的發展實踐經驗,趙永占提出,成熟可行的綠色低碳轉型方案要在各種不同類型的企業、行業進行推廣。節能減碳不能僅僅局限于自身,還要向同行和上下游合作伙伴,橫向和縱向同步推廣,為中國實現“雙碳”目標形成合力。
定位于行業賦能者,ABB大膽暢想用創新技術釋放低碳潛能,通過充分發揮自身深耕自動化、數字化、電氣化領域的先發優勢,把綠色低碳轉型這一過去屬于“被動合規”的工作,轉化為企業實現能源使用效率提升、促進行業轉型、拓展綠色消費市場的“主動提升”,從而取得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
趙永占認為,順應我國盡早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我們需要“跳出電力發展電力”。尤其要聚焦能源電力自身碳減排關鍵環節、智慧園區的建設和運營、“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賦能低碳社會、建筑全周期運營的
節能減排和交通電氣化這幾項重點工作。改變原有的電能生產、傳輸、分配和消費的方式,推動更多領域的跨界合作,打破技術、知識和市場壁壘,方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減碳效果。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