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碳排放峰值到底是多少?道路還有多遠?
中國的碳排放峰值到底是多少?道路還有多遠?也許我們的發展因為碳排放而受到某種約束,我看到一個目標值說到2030年我們的目標是120億噸,如果真正實現這樣的話,等于我們未來的空間剩下了10億噸。這是什么概念呢?我們快速發展的節奏恐怕就會多少有所遏制,這一點現在看來真不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
關于碳排放與我們GDP的關系。改革開放以來我們最大的問題就是我們GDP的每一個百分點增長所消耗的資源能源和環境都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倍,這其實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關于碳排放與經濟發展的關系。我們通常認為碳達峰就是達到國家有限人口范圍內最高的水平,如果不是改變了能源結構或者排放的數量,就意味著它是經濟發展的峰值,這個峰值在中國會達到什么樣的程度呢?這個實際上聯系到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未來我們經濟發展的空間還有多大?除非我們改變能源結構,讓包括像
清潔能源占到更多的比例。
關于碳達峰與人口增長的關系。我們總是講碳排放的總量,而不去講人均GDP的碳排放,這個問題值得深思。我們的人口體量和結構跟不少國家都不同,我們現在的人口已經是14億多,印度13.7億,這樣一種人口的增長情況,必須考慮到人均GDP的碳排放。2013年日本碳達峰的時候人均GDP是4.09萬美元,我們前年是1.2萬美元,兩者的差距還是非常大的,我們在某種意義上是在很低的人均GDP情況下開始了碳達峰,所以這個差距構成了對中國的巨大挑戰。
關于碳達峰與城市化率的關系。如果沒有中國的迅速城市化,中國的現代化恐怕很難實現。2019年我們的城市化率是60%,而發達國家是80%甚至更高,巴西盡管是發展中國家,其城市化率在碳達峰的時候已經達到了85.8%,所以城市化率必須繼續增長。
從產業結構來看,碳排放主要是在第一、第二產業里面,尤其是第二產業,而服務業的比例與碳排放關系密切。美國在2007年碳達峰,它的服務業已經達到了73.9%,巴西達到了61.3%,日本是71.6%,而我們現在才53.9%,這個問題也是一個極為復雜的問題,我們不僅僅低于發達國家,也低于很多已經實現碳達峰的發展中國家,而且我們現在的工業增加值仍然非常之高,在這種背景下我們的產業結構如何調整?能源結構里面最重要的問題就是化石能源與
新能源的關系,現在全世界其他國家即便是化石能源也主要是天然氣和石油,而中國現在煤炭占比非常高,2000年是14.7億噸,而2019年增加到了48.7億噸,增幅是兩倍多,這個超出了我們的想象。所以在未來應該怎么樣來看呢?從世界范圍來比較,煤炭在能源中的占比,英國1991年32%,德國1991年是41%,美國2007年的時候是26%,日本更低一些,巴西也更低了,所以這樣看清潔能源的建設極為重要。從碳排放的部門結構來看,電力部門仍然是碳排放占比最大的。我多次去湖北電網做宣講,也在不斷地學習調研,了解到電力部門大概占比40%多,交通運輸占20%,工業一般的碳排放占10%多,所以對于一般的單位來看部門結構的調整仍然具有極大的影響?,F在碳達峰方面一些世界發達國家已經走在了我們前面,包括英國、美國、日本等等。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c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