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行長期的碳中和國債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在劉俏看來,中國要實現碳中和還有近40年的時間周期,完全有能力發行一些期限為30年甚至更長期的國債,通過這種方式把資金大量投入到實現碳中和有利的節點領域和節點行業。“從這個角度講,一個積極的財政政策配套本身是非常關鍵的一件事情。”
除了綠色金融、
綠色債券、綠色信貸等市場的熱門話題以外,劉俏認為,當務之急是碳價格的形成機制,以及財政政策在基礎設施方面還應該扮演更加積極的角色,“我覺得長期的碳中和債券、國債可能是一個很好的政策選擇項。”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分論壇現場,相關的企業代表也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遠大科技集團董事長兼總裁張躍關注了建筑領域的碳中和。“在建筑領域要把減碳技術運用好,要讓建筑材料可以循環利用。”張躍認為,建筑領域是全球
碳排放最高的領域之一,也是最容易實現減碳的領域。
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高紀凡認為,隨著太陽能光伏技術的進步,效率的不斷提升,它的成本還會持續下降。“未來,太陽能光伏或成為全球最便宜的清潔、安全能源。”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