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財政部和原國家環??偩致摵习l布了《環境標志產品政府采購實施意見》和首批《環境標志產品政府采購清單》,截至2021年,環境標志產品政府采購工作已開展了15年。15年來,在財政部、生態環境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以及地方相關部門、采購中心、認證機構、企業等方面的共同努力下,環境標志產品政府采購制度在推動社會可持續發展、減污降碳、促進企業
綠色轉型、引導公眾
綠色消費等方面起到了非常大的促進作用。
以中國環境標志為基礎的環境標志產品政府采購制度是實現綠色發展、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政策手段。
促進實現減污降碳目標。環境標志產品政府采購可以有效支持我國大氣污染物減排、溫室氣體的控制和水污染物減排工作。根據對部分產品2016—2020環境標志產品政府采購數據的統計分析,在大氣污染減排方面,近5年環境標志產品政府采購辦公家具共減排14.9萬噸揮發性有機物(以下簡稱為VOCs)、2191.48噸甲醛,其中VOCs減排量相當于石化行業年排放量的5%;采購的辦公用臺式計算機和便攜式計算機共減排2517.6噸二氧化硫、2517.6噸氮氧化物。在溫室氣體的控制方面,5年來采購的環境標志臺式計算機和便攜式計算機產生的二氧化
碳減排量為171.9萬噸,相當于19.1萬公頃森林的年
碳匯量。在水污染物減排方面,通過采購滿足環境標志要求的復印紙共減排了3924.87噸化學需氧量、39.25噸總磷和39.25噸氨氮。
促進綠色產品有效供給。15年來,財政部和生態環境部共發布22期環境標志產品政府采購清單和1期環境標志產品政府采購品目清單,清單中的產品從第1期的856個產品型號發展到現在的100萬個,產品品目從開始的14大類產品到現在的90多大類。環境標志產品的采購規模呈逐年上升趨勢。近10年政府采購中優先采購的環境標志產品規模已達1.3萬億元,特別是2020年,在財政支出規模大幅縮減情況下,政府采購的環境標志產品總量達到813.5億元,占同類產品采購的85.5%。政府大量采購環境標志產品促進了企業主動設計、開發綠色產品,環境標志獲證產品也增加至150萬種,有效地促進綠色產品的供給。
促進生產企業綠色轉型。15年來,入圍環境標志產品政府采購清單的企業從最開始的81家,發展到現在4000多家企業。環境標志產品獲證企業,在其原料選擇、生產工藝、生產設備和污染物處理設備、上下游供應鏈、能源消耗等方面都開展了綠色選擇和設計,持續增加的環境標志產品政府采購數量,也使生產企業逐步擴大綠色產品生產規模。越來越多的企業認為環境標志產品認證提升了企業的管理水平和產品質量,促進了企業的綠色轉型發展。據不完全統計,在年產值超過1億元的家具企業中,有60%以上的企業選擇了環境標志產品認證,產品的認證覆蓋率更是達到了90%,所有企業的單位產值能耗水平均低于行業平均水平,顯示出良好的認證效果。
促進全球政府綠色采購發展。15年來,中國環境標志產品政府采購制度通過聯合國環境署(以下簡稱為UNEP)等國際
平臺,傳遞了中國環境標志產品政府采購的經驗,分享了中國智慧和經驗,豐碩的實踐成果贏得了國際同行的認可和支持,環境標志產品政府采購制度成為國際可持續公共采購的典范。鑒于良好的中國政府采購政策與實踐經驗,生態環境部環境發展中心在眾多國際同行中脫穎而出,被聯合國環境署批準成為“同一個地球”可持續公共采購計劃(以下簡稱SPP)聯合領導機構,與聯合國環境署、荷蘭基礎設施與環境部、宜可城—地方可持續發展協會共同實施UNEP—SPP全球戰略規劃,指導和推動SPP計劃在全球的實施。此外,生態環境部環境發展中心還當選為國際綠色采購網絡主席機構,并承接了秘書處工作。中國環境標志產品政府采購憑借出色的實施成效,還獲得了國際可持續采購領導力委員會杰出
案例獎和美國綠色電子委員會綠色供應鏈創新入圍獎。
有效提升消費者的環境意識。15年來,政府、事業單位等公共機構采購人員對中國環境標志產品和政府綠色采購認識不斷提高。據2019年中國綠色消費現狀調查顯示,消費者對中國環境標志的認知度上升到70.95%,82.06%的受訪者愿為中國環境標志認證產品支付同等甚至更高
價格。反過來說,通過公眾的消費選擇,也倒逼企業生產更多的綠色產品。環境標志已成為聯系企業與公眾的紐帶,進一步推進了中國社會的可持續消費與生產進程。
政府綠色采購作為調控宏觀經濟運行、保護環境的一項重要手段,將在國家雙碳目標的實現進程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2020年9月22日,習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宣布,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
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
碳中和。在這種大背景下,政府綠色采購將在碳達峰、
碳中和中發揮重要作用。
第一,政府綠色采購有利于引導和帶動更多政策和社會資金支持綠色低碳發展。實現雙碳目標,財稅支持政策至關重要。目前各級財政投入生態環保等領域資金近萬億元,政府千億元級的綠色低碳產品采購力度也在不斷加大。未來,圍繞碳達峰、碳中和將掀起一場新的科技創新與產業變革的浪潮,先進低碳、零碳技術將成為全球新的主導標準,低碳零碳產業體系將成為各國經濟發展新的核心競爭力。目前,貿易和投資領域低碳零碳化的要求已初現端倪,圍繞碳中和將出現一大批新的規則。因此,從政府采購端,完善政府綠色采購政策工具功能,通過不斷拓展政策支持范圍,優化政策支持方式,明確低碳零碳技術、產品、服務優先采購方向,將引導和帶動更多政策和社會資金支持低碳前沿技術研發,充分發揮政府綠色采購在雙碳背景下促進綠色發展的積極作用。
第二,政府綠色采購有利于引領和帶動全社會進一步增強低碳消費和低碳生產的理念。消費模式和生產方式低碳化轉型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多主體共同努力,其中,政府、企業、公眾三大主體缺一不可。在三大主體中,政府承擔著不可忽視的推動作用,在消費模式低碳轉型實踐中處于主導地位。政府部門辦公過程中涉及大量樓宇、車輛、賓館等與碳排放相關的產品和服務,而且使用強度高。政府部門在采購中關注雙碳目標實現進程中的低碳、減碳產品和服務,從自身做起,將對全社會起著引領性和示范性作用,同時由于我國政府采購的規模和市場較大,對相關行業和領域的低碳發展帶動作用也不可小覷。
進一步推動政府綠色采購,加強環境標志產品政府采購工作向深度和廣度拓展,多措并舉,助力國家雙碳目標達成。
一是要堅持整體規劃、頂層設計,抓住雙碳目標這一歷史新機遇,把握最新技術,統籌規劃、協調指導,加快完善政府綠色采購政策體系,推動將碳達峰和碳中和政策目標嵌入到政府綠色采購項目的需求中,通過對需求指標及
履約條件在綠色低碳方面的特定要求,體現政府采購對綠色低碳和碳中和發展的政策支持。
二是要深入研究、夯實根基,整體推進全面、系統、科學和可驗證的綠色采購標準體系建設。一方面積極開發政府綠色采購產品標準,盡可能選擇減排效果好、可量化評價的產品種類,率先在政府采購產品范圍內建立碳排放評價標準;另一方面積極探討在現有中國環境標志基礎上,建立更加全面科學適合國情的產品
碳足跡評價標準及標識,在政府采購中優先采購或強制采購,突出政府綠色采購在污染減排中的作用和地位,進一步促進雙碳目標實現。
三是要步調一致、上行下效,完善配套政策措施,依據地域優勢,利用產業資源,合理制定地方綠色采購政策的實施方案和路線,立足雙碳目標,鼓勵地方特色行業建立綠色低碳物資采購目錄和供應鏈協同采購機制,同時加強地方協作,建立統一的對接渠道和信息共享平臺,為政府綠色采購政策落地營造良好環境。
四是與國際有影響力的組織廣泛合作,交流國外政府綠色采購實踐經驗,講好中國政府綠色采購故事;加大綠色采購宣傳力度,在全社會范圍積極宣傳政府綠色采購績效,借助媒體傳播綠色低碳消費理念,引導消費者主動轉向綠色低碳消費,讓更多的普通消費者切身感受“3060”宏偉目標和宏大遠景帶來的深刻變革,并積極投身其中、貢獻力量。
美麗中國,綠色夢想,15年光陰僅僅只是開端。在未來的工作中,生態環境部環境發展中心將繼續著力于我國環境保護階段性特征和政府綠色采購工作重心,持續發揮中國環境標志制度在推動政府綠色采購方面的積極作用,攜手各級行政管理部門在實現雙碳目標這一歷史新機遇下,研究并拓展政府采購支持生態環境保護政策功能,為推動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綠色消費革命等提供更多創新動力和更強技術支撐。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