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省生態環境廳獲悉,“十四五”期間,我省將把碳達峰、
碳中和納入全省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充分發揮云南
綠色能源、森林
碳匯資源稟賦優勢,科學制定實施云南省碳達峰、
碳中和行動方案,推動落實各重點行業制定碳達峰行動計劃,讓碳達峰目標與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高度協調統一。
我省將以重點行業為抓手,在全省工業領域引導樹立“低碳發展”理念,協同推進減污降碳和綠色
低碳生活方式。
推動能源消費的“雙控”制度落實和加快低碳技術創新是實現工業綠色低碳發展的關鍵。“十四五”期間,我省將推動能源總量和強度控制制度探索和技術研究,加大電能和氫能源等
清潔能源對特定行業進行化石能源替代的力度,探索開展火電、鋼鐵、鋁冶煉等行業的
碳捕集試點示范,深入推動水泥、鋼鐵等行業使用廢棄物替代原材料。加快構建工業綠色低碳技術標準體系,組織推動實施低碳產品認證,開展工業領域的正、負協同減污降碳技術目錄清單研究,加快企業層面節能降碳的獎懲制度建設,多渠道推動工業綠色低碳技術實現重要突破。此外,鼓勵重點企業牽頭或參與財政資金支持的綠色技術研發項目、市場導向明確的綠色技術創新項目。
“十四五”時期,生態環境保護將進入減污降碳、協同治理的新階段。我省將牢牢把握“實現減污降碳協同效應”這個總要求,把降碳擺在更加突出優先的位置,更加注重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從嚴從緊從實控制高耗能、高排放項目上馬,對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一體謀劃、一體部署、一體推進、一體考核,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今年是全國
碳市場首個
履約周期正式啟動之年,我省21家發電行業企業首先進入全國
碳市場并開展交易,后續鋼鐵、建材、化工等其他行業也將加快納入。省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在下一階段碳市場建設中,我省將持續做好中國(云南)自由貿易試驗區
碳排放權交易資源儲備工作。
推動開展全省碳資源自愿減排量項目庫建設,推進
碳減排碳匯產品綠色認證指標的研究,繼續完善重點企業碳排放監測報告核查制度,加快碳排放管理與智慧環保監管的融合,探索市場化減污降碳新方式,推動以投資政策指導、強化金融支持為重點的氣候投融資試點。
推動生態工業示范園區、綠色
低碳社區等建設是實現“雙碳”目標的一條現實路徑。我省將通過創建生態工業示范園區、推動工業園區綠色低碳發展,有效提升能源資源利用效率,助推我省精準減污降碳。同時,通過創建綠色
低碳社區、綠色低碳學校、綠色低碳機關等行動,推動公眾積極參與綠色低碳活動,進而形成良好風尚、踐行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進一步倒逼生產方式實現綠色轉型。
“十三五”以來,我省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把控制溫室氣體排放、低碳發展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過程,扎實推進應對氣候變化與低碳發展各領域工作,取得顯著成效。截至2020年,我省碳強度較2015年下降25%,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目標任務。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