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冶金工藝的成本競爭力
不同工藝路徑的成本競爭力不同。國際能源署認為,每千克氫的
價格范圍應該為0.70美元~2.00美元,綠色氫基直接還原技術才能和結合CCUS技術的天然氣基直接還原技術的成本競爭力相抗衡。氫氣
價格的波動范圍較大,是由于天然氣價格波動范圍大。因此,在天然氣價格較低(以及二氧化碳儲存成本低)的地區,結合CCUS技術的天然氣基直接還原技術具有更強的競爭力。而國際氫能理事會則表示,當每千克氫的價格在1.20美元~1.60美元之間時,綠色氫基直接還原技術才能具備與HIsarna技術(采用90%的CCUS技術)相抗衡的成本競爭力。從長期來看,綠色氫的成本價是有可能達到這個區間的,但在生產、存儲和運輸等環節所產生的費用需要大量減少。
2015年以來,綠色氫的生產成本已減少了大約40%,預計到2025年將進一步減少大約40%。這主要是由于可再生能源和電解水設備的成本費用的減少。“氫基冶金”的經濟可行性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電價和二氧化
碳價格,以及工藝路徑轉型所需的投資成本。至于CCUS技術,鋼鐵行業的碳捕獲成本為40美元/噸~100美元/噸。
綜合各方面判斷,SSAB認為“氫基冶金”的運營成本將比目前的“煤基冶金”的運營成本增加20%~30%,而奧鋼聯則認為可能會增加80%左右。
以氫為基礎的直接還原工藝,生產每噸鋼水需要消耗3480千瓦時的電能,主要用于電解制氫。根據電價和二氧化碳價格以及需要使用的廢鋼量估計,每噸鋼的總生產成本為361歐元~640歐元。如果電價為40歐元/1000千瓦時,碳價為34歐美/噸~68歐元/噸,那么“氫基冶金”則很有可能具備與“煤基冶金”相當的成本競爭力。瑞典鋼鐵研究所的研究表明,目前至少需要200歐元/噸的高碳價才能推動歐洲鋼鐵工業減少36%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歐盟的鋼鐵制造商不僅面臨著歐盟碳排放交易機制的合規成本(2020年8月份二氧化碳價格為25歐元/噸~28歐元/噸,而2021年5月份已經創下56歐元/噸的歷史紀錄),還要面臨其他碳減排成本(包括新技術和替代投入材料的資本支出和運營支出)。
為有效抑制綠色鋼鐵生產成本的上升,歐盟實施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幾項:
一是投資工業前沿的突破性技術,二是加快對擴大產業規模新方法的探索和創新,三是建立監管體系,四是加強跨部門合作,五是改進和擴大
清潔能源系統。
除此之外,歐盟積極建立碳邊境調整機制,加強開發儲量豐富且成本合理的清潔能源,以獲得低碳排放煉鋼的可持續融資,加速向循環經濟轉型。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