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綜合能源站漸成突破口
今年年初,江蘇電網首批綜合能源示范站項目之一、蘇州110千伏香山綜合能源站建成投運。該站是蘇州首個集風、光、充、變電站于一體的綜合能源站,預計光伏和風機年發電量為42.53兆瓦時,相當于減少碳排放11.56噸。同時充電樁系統為綠色出行提供便利,并提供站內多種輔助服務,實現站內設備自治運行及遠方控制管理的模式。
與此同時,相城區首座能源站也完成調試投入運行,蘇州高鐵新城實現了區域智慧供能。該能源站建造在長三角國際研發社區啟動區內,毗鄰元和塘。記者看到,元和塘中有很多蒸汽管道,工作人員介紹,這些蒸汽管道中綠色的管道是母管,藍色的是支管,還有一些埋在地下。在用戶需要供暖的地方建造蒸汽支管,再接入到能源站的母管中,就可以向用戶集中供冷和供暖了。“通過開展綜合能源服務的合作,能源站的投用不僅能節省電費燃氣費,而且能減少生活中煩人的空調噪音以及不停地報修空調和氟利昂加注的情況,降低了生活成本、提高了生活質量,同時還保護環境。”蘇州高鐵新城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黃屹峰說。
據悉,未來在蘇州高鐵新城全域28.9平方公里內,擬規劃建設23個區域能源站,預計年節約用電量約1.4億度,年節約標煤約5.1萬噸,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2.7萬噸。
綜合能源站的建設與國際上已成熟、致力于從用戶端入手提升能源綜合利用效率的分布式能源發展理念不謀而合。“分布式能源可就近消納和雙向傳輸,將替代原有集中式、大網傳輸的能源供給方式,實現生產與消費一體化,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方式全面重構。未來電力系統一定是向分布式、智能化、微型化方向發展。”國網蘇州供電公司相城供電服務中心首席能源管家俞曉文表示,在“碳達峰、碳中和”愿景下,以電網為
平臺,融合分布式能源發展理念,發展綜合能源服務,實現多種能源互聯互通,是適合我國國情和發展趨勢的必然選擇。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網-tan pai fang . c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