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火了,VC/PE紛紛行動,一個重大的機遇來臨
碳中和的熱潮,開始席卷VC/PE圈。
中信建投證券報告指出,我國的碳排放結構從能源結構看,80%的二氧化碳排放來源來自煤炭的燃燒;從產業結構看,電力、工業、交通運輸業三部門二氧化碳排放的比重接近90%。為實現“碳中和”戰略,未來40年我國的能源、產業、消費和區域結構將發生重大的調整。
而大的調整則勢必蘊藏著大的投資機遇。嗅覺敏銳的VC/PE,早已開始行動。
今年1月22日,由國家能源集團、中國國新、中國東方聯合發起的國能新能源產業投資基金合伙協議在
北京簽署。該基金整體規模為100.2億元,主要投資方向為風電、光伏產業,以及氫能、儲能、綜合智慧能源等新興產業的新技術項目。
國家能源集團表示,作為全球最大的風力發電公司和最大的煤基能源企業,國家能源集團全面啟動“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研究和實施路徑,將有助于推動整個能源行業的低碳轉型。此次設立的國能新能源產業投資基金,即為重要舉措之一。
隨后2月1日,包括綠動資本在內的多家投資機構組成的財團,宣布擬以5.1億美元現金收購杜邦清潔技術公司。綠動資本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白波表示,該交易的特殊意義在于,在碳中和的愿景下,將該公司一系列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更完整地引入,與中國工業和能源化工領域的高質量發展目標相結合,同時促進國際間在綠色技術和投資領域的合作。
與此同時,淡馬錫聯合多方發布一則報告——《自然氣候解決方案的商業評估:東南亞的洞察與機遇》,直言在實現碳中和的目標下,投資于自然氣候解決方案將為企業帶來巨大機遇。
而在3月17日舉辦的“碳中和科技與投資機遇研討會”上,光大控股綠色基金團隊也進行了專題分享。據悉,光大控股早在2019年就發起并管理光大一帶一路綠色基金,聚焦綠色能源、綠色環境、綠色制造、綠色生活四個領域精選投資標的。此外,在光大控股旗下還管理有光大創業投資基金、光大新能低碳創業投資基金,所重點關注的領域均包含節能環保、新材料、
清潔能源、高端清潔制造等。
無獨有偶,前幾天,高瓴產業與創新研究院與北京綠色金融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一起發布了《邁向2060碳中和——聚焦脫碳之路上的機遇和挑戰》報告。張磊坦言,我們作為VC/PE機構來講,這么大的事情一定要參與,也呼吁更多的伙伴一起加入到支持綠色低碳科技發展歷史事業中來。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