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達峰碳中和的實現方式
碳排放受經濟發展、產業結構、能源使用、技術水平等諸多因素影響,根源是化石能源的大量開發使用。
目前我國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為85%,產生的碳排放約為每年98億噸,占全社會碳排放總量的近90%。
解決碳排放問題關鍵要減少能源碳排放,治本之策是轉變能源發展方式,加快推進清潔替代和電能替代(“兩個替代”),徹底擺脫化石能源依賴,從源頭上消除碳排放。清潔替代即在能源生產環節以太陽能、風能、水能等
清潔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發電,加快形成
清潔能源為主的能源供應體系,以清潔和綠色方式滿足用能需求。電能替代即在能源消費環節以電代煤、以電代油、以電代氣、以電代柴,用的是清潔發電,加快形成電為中心的能源消費體系,讓能源使用更綠色、更高效。
建設中國能源互聯網為推進“兩個替代”,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提供了高效可行的系統解決方案。我國清潔能源資源豐富但與主要用能地區逆向分布,實現“兩個替代”,需要解決好能源開發、配置和消納問題。
中國能源互聯網是清潔能源在全國范圍大規模開發、輸送和使用的基礎
平臺,是清潔主導、電為中心、互聯互通的現代能源體系,為能源轉型升級、減排增效提供了重要載體,實質是“智能電網+特高壓電網+清潔能源”,智能電網是基礎,特高壓電網是關鍵,清潔能源是根本。
建設中國能源互聯網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推進國內能源互聯網建設,搶占全球能源互聯網構建制高點等重要指示精神的必然要求,將加快推動清潔能源大規模開發和電能廣泛使用,全方位減少煤、油、氣消費,促進能源生產清潔主導、能源消費電能主導(“雙主導”),能源電力發展與碳脫鉤、經濟社會發展與碳排放脫鉤(“雙脫鉤”),以能源體系零碳革命加快全社會碳減排,實現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
加快發展特高壓電網是構建中國能源互聯網的關鍵。特高壓技術作為我國原創、世界領先、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重大創新,破解了遠距離、大容量、低損耗輸電世界難題,是構建特大型互聯電網、實現清潔能源在全國范圍高效優化配置的核心技術。經過十幾年的不懈努力,我國在特高壓技術、裝備、標準、工程等方面實現全面引領,建成世界上電壓等級最高、配置能力最強的特高壓交直流混合電網,2019年輸送電量達4500億千瓦時,一半以上為清潔能源發電,為保障能源安全、推動清潔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以特高壓電網引領中國能源互聯網建設,推動我國碳減排總體分3個階段。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網-tan pai fang . c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