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行發布《2020年第四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下稱《報告》)?!秷蟾妗分兄赋觯?ldquo;總體來看,2020年穩健的貨幣政策體現了前瞻性、主動性、精準性和有效性,為我國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復工復產、率先實現經濟正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撐”。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央行在工作
會議上明確提出引導金融資源向
綠色發展領域傾斜,下一階段將圍繞碳達峰、
碳中和目標,做好
綠色金融頂層設計和規劃,發揮金融支持綠色發展三大功能,逐步完善綠色金融體系五大支柱。不難理解,綠色金融已經成為今后金融工作的一大重點。
《報告》指出,發展綠色金融,要發揮金融支持綠色發展的三大功能。為實現環境改善、應對氣候變化和資源節約高效利用,將對環保、節能、
清潔能源、綠色交通、
綠色建筑等領域的項目投融資、項目運營、風險管理等提供金融服務。圍繞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綠色金融發展應進一步聚焦
碳減排,充分發揮資源配置作用,做好氣候變化相關的風險管理,并在碳中和約束條件下促進碳
價格發現,引導金融體系向綠色低碳領域配置更多資源。
同時,《報告》還指出,發揮好金融支持綠色發展的三大功能,還應逐步完善綠色金融體系五大支柱。
一是健全綠色金融標準體系。我國在綠色金融標準制定方面走在世界前列,但相關標準仍需在國內逐步統一,與國際逐步接軌??上刃性囉镁G色金融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推進綠色金融規范發展,為在全國推動實施銀行可操作、企業得實惠的綠色金融標準積累寶貴經驗。
二是完善金融機構監管和信息披露要求。逐步建立金融機構氣候和環境信息披露制度,引導社會投資向綠色低碳等環境友好型企業傾斜。
三是構建政策激勵約束體系。定期開展金融機構綠色金融業績評價。研究綠色資產和棕色資產差異化設置風險權重的可行性。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綠色低碳領域的信貸支持。
四是不斷完善綠色金融產品和市場體系。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我國本外幣綠色貸款余額已經超過11萬億元,位居世界第一。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通過創新產品工具、提高定價合理性、加強環境風險管理等手段,繼續發展綠色信貸、
綠色債券、綠色基金等產品,建設
碳市場,發展
碳期貨。
五是加強綠色金融國際合作。繼續在G20、央行與監管機構綠色金融網絡(NGFS)、“一帶一路”等多邊框架和中歐、中英、中法等雙邊框架下深化綠色金融國際合作。
下一階段,人民銀行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圍繞綠色金融發展三大功能、五大支柱,完善綠色金融政策框架和激勵約束機制,用好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引導金融機構按照市場化原則支持綠色低碳發展,推動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