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長期碳中和目標,所有國家都要做出巨大努力,發展中國家將面臨更大挑戰。我國2060年實現碳中和,需比發達國家2050年碳中和付出更大努力。”清華大學原常務副校長、清華氣候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何建坤10月12日在一場碳中和研討會上表示。
這是因為,歐、美從碳達峰到碳中和,有50-70年過渡期,而中國只有30年。2030年后中國年減排率平均達8-10%,將遠超發達國家減排的速度和力度。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 an g.com
全球及主要國家溫室氣體凈排放(噸二氧化碳當量)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a np ai fan g.com
與新冠肺炎疫情相似,氣候變化也是人類面臨的重大而緊迫的全球性挑戰。新冠肺炎疫情是突發的、緊迫的危機,影響人類的健康和生命,氣候變化則是更為長期、深層次的挑戰,威脅人類的生存和發展。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 om
9月2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發表重要講話時表示,應對氣候變化《巴黎協定》代表了全球綠色低碳轉型的大方向,是保護地球家園需要采取的最低限度行動,各國必須邁出決定性步伐。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網-tan pai fang . com
這是中國首次明確提出碳中和目標,也是中國經濟低碳轉型的長期政策信號,引起國際社會廣泛關注。業內共識是,這是一個非常有力度、有挑戰性和艱巨的任務,需要產業結構轉型、突破性的技術、大量投資及強有力的政策措施支撐。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om
碳中和也叫做凈零排放。比如,二氧化碳排放可以逐漸減少,但不太可能完全成為零,通過植樹造林等形式不斷吸收二氧化碳,把碳固定在樹木里面形成“碳匯”,碳排放與碳匯量相平衡,就意味著實現了碳中和,人類社會活動不再向大氣當中排放溫室氣體,可以穩定大氣中溫室氣體的濃度,防止氣候進一步地變暖。
2015年,全球共196個國家和地區簽署了應對氣候變化《巴黎協定》,并于2016年11月4日正式生效?!栋屠鑵f定》確立了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長期目標:到本世紀末將全球氣溫升幅控制在工業化前水平2℃以內,并努力將氣溫升幅控制工業化前水平在1.5℃以內;全球盡快實現溫室氣體排放達峰,并在本世紀下半葉實現溫室氣體凈零排放。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 ng.com
目前,全球已有121個國家提出2050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標和愿景,其中包括英國、新西蘭等發達國家以及智利、埃塞俄比亞、大部分小島嶼國家等發展中國家。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從2019年年初起,清華大學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聯合國內18家研究機構,開展了“中國低碳發展戰略及轉型路徑”項目研究。10月12日的研討會上,該項目的核心成果——《中國長期低碳發展戰略與轉型路徑研究》綜合報告正式發布。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 放_交-易^網^t an pa i fang . c om
清華大學原常務副校長、清華氣候院學術委員會主任何建坤介紹報告內容
與2005年相比,2019年我國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了48%,同期GDP增長超4倍,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從7.4%提高到15.3%,居民人均預期壽命由72.9提高到77.3歲。 由此可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行動不但不會阻礙經濟發展,而且有利于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 an g.com
上述報告的數據顯示,我國的低碳發展轉型還存在巨大的發展空間和發展潛力,面臨巨大挑戰:一是制造業在國際產業價值鏈中仍處于中低端,產品能耗物耗高,增加值率比較低,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任務艱巨;二是煤炭消費占比較高,仍超過50%,單位能源的二氧化碳排放強度比世界平均水平高約30%,能源結構優化任務艱巨;三是單位GDP的能耗仍然較高,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倍、發達國家的2-3倍,建立綠色低碳的經濟體系任務艱巨。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 om
報告設置了四種不同減排力度的情景展開分析: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 an g.com
中國長期低碳排放的路徑選擇——從強化政策情景向2°C情景和1.5°C目標情景的過渡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 a i fang . com
政策情景:以我國在《巴黎協定》下提出的國家自主決定貢獻(NDC)目標、行動計劃和相關政策為支撐,延續當前低碳轉型的趨勢和政策下的情景。
強化政策情景:在當前政策情景基礎上,進一步強化降低GDP能源強度和二氧化碳強度的力度和幅度,進一步提高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費中占比等各項指標,挖掘減排潛力,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總量,強化政策支撐,適應《巴黎協定》下各國強化和更新NDC目標和行動的要求。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om
2°C溫控目標情景(簡稱“2°C情景”):是以實現全球控制溫升2°C目標為導向,研究與之相適應的減排情景和路徑。是以本世紀中葉深度脫碳目標倒逼下的減排對策和路線圖分析,并對其技術資金需求、成本代價及政策支撐進行論證和評價。
1.5°C溫控目標情景(簡稱“1.5°C情景”):以控制1.5°C溫升目標為導向,到本世紀中葉努力實現二氧化碳凈零排放和其它溫室氣體深度減排為目標,研究和論證其可能性和路徑選擇,并評價其可能產生的社會經濟影響。
2015―2050年四種情景下二氧化碳排放路徑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 放_交-易^網^t an pa i fang . c om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a np ai fan g.com
2015―2050年四種情景下一次能源需求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網-tan pai fang . com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_碳+排.放_交^易=網 t a n pa ifa ng .c om
不同情景下主要年份能源結構差異
“中國到2060年實現碳中和,實際上就是要努力實現以1.5°C目標為導向的長期深度脫碳轉型路徑。”報告撰寫者建議,中國在2030年前要按照強化政策減排情景,加大能源轉型力度,爭取二氧化碳排放盡早達峰。2030年后,要盡快向1.5度目標情景過渡。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網-tan pai fang . com
到2050年二氧化碳凈零排放、全部溫室氣體減排90%,可為2060年實現碳中和奠定基礎。 夲呅內傛萊源亍:ф啯碳*排*放^鮫*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2050年后,進一步全方位加大減排力度,能源系統二氧化碳實現零排放,加大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減排力度,加強碳匯吸收和碳移除技術(CDR,指直接從大氣中移除二氧化碳,或通過人為增加海洋和陸地碳匯以減少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技術),盡快實現全部溫室氣體凈零排放。
不同情景下2020―2050年能源基礎設施投資 夲呅內傛萊源亍:ф啯碳*排*放^鮫*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報告預測,實現1.5°C目標導向轉型路徑,需新增投資約138億元,超過每年GDP的2.5%。能源系統轉型將帶來新經濟增長點和新就業機會,因為可再生能源產業單位產能的就業人數是傳統能源產業的1.5-3.0倍。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