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證重點排放企業的履約率?
前一個履約季中,盡管配額基準劃分相對寬松,大部分發電企業都有余額,但履約率仍然沒能100%。配額收緊,同時也意味交易市場的流動性收緊,重點排放企業的履約率的問題,自然就引人關注起來。除了通過立法加大對未履約企業的處罰力度,還需要從交易市場運行的規律去解決,讓想履約的企業能買到配額。從專業的角度,可能有以下幾條解決思路:
嚴格限定配額的有效期限。由于前一個履約期,有一定的配額余量,但由于惜售等原因,大量的配額余額并沒有進入交易市場,如果想讓這部分配額余額進入交易市場,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嚴格限定配額的有效期限,比如配額僅兩個履約期有效,因此在第二個履約期很多企業就不得不拋出富余的配額。但如果看好
碳價的長期趨勢,很多企業在拋出后,也會選擇再次買入,尤其是很多大集團,甚至可能采用倒手交易的方式。因此嚴格限定配額的有效期限,不一定可以達到預期效果。
增加配額
拍賣。在配額發放前,留有一定的配額余量,留作在履約期
拍賣,通過拍賣和競拍,讓參與碳市場的企業能夠買到配額以履約。但對于缺口比較大的企業,通過拍賣獲得充足的履約配額的難度是很大的,不一定能獲得足夠的配額以履約。
重啟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
CCER)。增加全國碳市場中的
CCER的供給量,以提高碳市場的流動性,讓重點排放企業通過購買到一定數量的CCER抵消配額以完成履約。但目前CCER重啟時間尚未確定,哪怕2023年上半年能夠開啟CCER審批,從項目備案到減排量簽發一個周期,正常也需要一年的時間。因此也只有存量的CCER備案項目的簽發量有可能趕得上2023年底的履約。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 ng.c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