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做好金融工作要把握好四個重要原則,第一個原則就是回歸本源,服從服務于經濟社會發展。要把為實體經濟服務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全面提升服務效率和水平,把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和實體經濟多樣化的金融需求。
201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回顧改革開放40周年的歷史,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GDP總量躍居世界第二位。40年來,在實體經濟不斷發展的同時,金融發展緊密服務實體經濟,金融產品日益豐富,尤其是包括股票、債券在內的直接融資占比不斷提高,為實體經濟提供了多種途徑的資金來源。從存量看,2018年6月末社會融資規模中,債券余額19.2萬億元、占比10.5%;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余額6.9萬億元,占比3.8%。而從增量看,今年上半年,債券融資增量1.02萬億元,占比11.2%,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2511億元,占比2.8%。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om
2018年也是企業債券品種走過的第31年。自1987年國務院頒布《企業債券管理暫行條例》以來,國家發展改革委企業債券工作伴隨著改革開放的偉大歷史進程,始終堅持債券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基本原則,堅持企業債券發展與推進國家重大戰略、重大規劃落地有機結合,引導和撬動更多長期限、低成本的社會資金投向國民經濟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事業改善,持續深入推進企業債券創新發展。
從歷史上看,通過發行企業債券,有效支持了三峽水利樞紐工程、國家鐵路建設工程、全國電網建設改造、鋼鐵、化工、能源產業發展等一大批關系國計民生的重點項目和重大工程落地。進入新時期新階段,企業債券繼續服務高質量發展,支持實體經濟的范圍和領域拓展到機場、高速鐵路、高速公路、城市地鐵等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領域,新能源、垃圾污水處理、節能環保等綠色發展領域,雙創、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高技術領域,以及保障性住房、養老、旅游事業等與老百姓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行業和領域。
當前,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等方面都進入了攻堅期,更應該充分發揮債券市場作用,助力全面深化改革、落實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今年,企業債券繼續重點支持了軌道交通、高速公路、棚戶區改造、保障性住房、標準化廠房、城市停車場、城市地下綜合管廊等重點領域、重點項目建設,下一步,企業債券將繼續把服務實體經濟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 夲呅內傛萊源亍:ф啯碳*排*放^鮫*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