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碳抵消市場,避免或清除一噸排放并不總是一回事。
碳信用的“質量”各不相同,是一個備受爭議的話題,加強審查和努力引入明確的定義可能會造就一個兩層體系。
對碳抵消質量的擔憂使自愿
碳市場(即購買和出售經核證的減排信用)去年的規模有所減少。隨著投資者和媒體越來越多的批評削弱了買家熱情,企業購買和注銷的抵消僅為1.55億份,低于上年的1.61億份。
按行業分列的碳抵消注銷量
加密貨幣公司于2021年在登記注冊機構Verra購買了逾1,800萬份碳抵消,但由于擔心催化對低質量項目的投資,它們也在去年年中被強制撤出市場。
盡管出現這種動蕩,但預計,隨著凈零目標逐漸逼近,未來幾年對抵消的需求將會增長。但市場結構和定價仍是個懸而未決的問題,質量爭論的結果可能是一個決定性因素。欲了解更多信息,請參閱我們的《2023年碳抵消長期展望》。
自愿碳市場誠信委員會(ICVCM)等一系列倡議也紛紛涌現,為抵消質量制定通用定義。一些公司愿意支付溢價,以避免圍繞其抵消購買的負面新聞,并限制聲譽風險。這可能會導致”高質量”和”低質量”抵消之間出現市場分裂,或我們定義的雙重市場情景。
這些市場的本質差異取決于”高質量”定義的包容性。ICVCM今年發布的核心碳原則可能是這個雙重市場的首個雛形。對高質量的更獨有定義可能會造成更大的
價格差異。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