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發布文章,呼吁美國建立健全的碳邊境調整機制。
文章指出,世界各國逐漸將氣候因素納入貿易政策。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作為一項旨在為國內產業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以及推進全球氣候行動和問責制的政策工具,已經成為歐盟向凈零經濟轉型的重要措施。歐盟于2023年10月推出碳邊境調節機制,這一開創性的機制包括排放
交易系統(ETS)或
碳稅,通過對進口商品征收與其生產相關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等價的費用,為國內產業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在此背景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原油生產國和液化天然氣出口國以及第二大溫室氣體(GHG)排放國,美國有必要建立健全的碳邊境調整機制,以應對碳泄漏,保持產業競爭力,并推動全球氣候行動。但是,美國制定并推出完善的碳邊境調整機制也面臨一定的挑戰,這些挑戰包括選擇最佳的碳核算方法和定價、避免潛在的貿易爭端以及推進全球合作。
文章認為,美國的政策制定者必須在應對氣候變化、保持國際競爭力和推動更具公平和包容性貿易之間取得平衡。通過分析并解決建立健全的碳邊境調整機制中存在的局限性,以及吸取歐盟在建立碳邊境調節機制中的經驗教訓,美國有機會在全球向
低碳經濟轉型的過程中發揮關鍵作用,促進國際合作和氣候政策的協調。
參考資料: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