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變暖引發的極端天氣越來越頻繁的情況下,
碳中和已經成為了全球共識,其中歐盟成為了率先實施“碳關稅”政策的組織。
公開消息顯示,10月1日起,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簡稱CBAM)正式進入試運營階段,過渡期到2025年底,026年至2034年逐步全面實施,2035年后則完全取消歐盟
碳排放交易體系(EU-ETS)和CBAM所覆蓋高碳產品的免費
碳配額。
根據CBAM,歐盟將對從境外進口的特定產品額外征收碳邊境調節費用,被稱為“碳關稅”,產品覆蓋范圍包括“電力、鋼鐵、鋁業、水泥、化工、氫”六大行業。
家電網主編李韜認為,碳關稅的實施對中國家電企業來說是一個重大的挑戰,一方面鋼鐵是家電產業的重要原材料,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對中國家電企業造成成本負擔。
另一方面,歐洲是中國家電企業的重要海外市場,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家用電器分會數據顯示,僅2021年我國家電產品對歐洲全部(海關口徑)出口額為332.9億美元,同比增長36.2%。這意味著,歐洲碳關稅的實施將對我國與歐洲的貿易產生不小影響。
此外,碳關稅的實施可能會導致中國家電在歐洲市場的
價格有所提升,在當下歐洲通脹仍未得到遏制的情況,可能會進一步壓制歐洲的消費需求。
中國家電迎挑戰
盡管在CBAM中,家電產業并非直接的實施對象,但對中國家電產業的影響不小。其中最關鍵的地方在于對成本的影響。鋼鐵作為中國家電產業的重要原材料,在碳關稅的實施過程中,必然最終將成本拉升的影響傳達到家電產業,這將提升家電產業的生產成本。有研究表明,碳關稅的實施,對相關行業的利潤侵蝕最高可達40%。
從成本角度來看,歐盟碳關稅的實施對家電產業來說可以說是雪上加霜。當前人民幣匯率的下行,盡管增強了中國家電產品在海外的競爭力,但碳關稅的實施卻抵消了影響。同時家電企業還需要面臨更高的原材料價格,中國家電產業的成本壓力進一步加大。
另一方面,從需求角度來看,成本的增加也將傳導至終端價格,進而壓制消費需求。值得關注的是,盡管經過了一輪的歐洲央行的加息,歐洲地區的通脹持續下行,但歐洲央行副行長德金多斯近日表示,歐元區通脹可能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將維持在較高水平,抑制通脹仍需時間。疊加碳關稅帶來的成本提升,中國出口到歐洲的家電產品價格也將有所提升,進而導致消費需求被壓制。
值得關注的是,美國也在對碳排放強度的問題進行研究,其中“PROVE IT法案”的涵蓋范圍廣泛,廣泛,涉及鋁、鋼鐵、塑料、水泥、生物燃料、玻璃、化肥、氫、鋰電池、太陽能電池和面板、風力發電機以及原油、天然氣、關鍵礦物等等。其中涉及多項家電產品所需的原材料,這將進一步加強中國家電產品的
碳減排壓力。
加速中國家電產業的碳中和節奏
作為發展中國家,我國的碳中和節奏和歐美并不同步,但作為世界工廠,外貿作為我國重要的經濟支柱的情況下,我國家電產業的碳中和節奏將會加速。對于中國家電產業來說,需要盡快實現
綠色生產,以獲得歐美市場的
綠色通行。
有觀點指出,歐盟作為第一個確定推行 CBAM的區域,其他國家或許會選擇效仿,推行類似碳關稅的政策。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家采取措施減少排放,不能應對和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可能會導致國際競爭力喪失,并增加貿易和投資的脆弱性。企業未來將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要求其以更可持續和更綠色的方式運營。
這需要的是整個產業,乃至集全國之力才能實現的道路。中國需要利用其新型舉國體制的優勢,積極推動低碳、零碳、負碳等關鍵技術的研發和應用,包括光伏、風電、
新能源汽車、綠氫、規模儲能、
CCUS等領域。這有助于推動中國的經濟雙循環,降低高碳產業的碳排放,推進綠色零碳變革。
從家電產業的角度來看,企業需要盡早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減碳脫碳的行列中,才能提升該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