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聯盟議會正推動征收碳關稅或出售排放許可證的“碳邊境調整機制”法規方案,一旦實施中國鋼鐵、鋁、化肥、水泥等產業的
碳稅成本將因加重受到沖擊。根據相關研究模型顯示,這項機制一旦實施,中國鋼鐵、鋁、化肥、水泥的的
碳稅成本將分別達到出口額的17%、20%、17%、31%。歐洲議會這項方案還需送6月的全體
會議進行表決。中國媒體對此表關注。
據中央社今天引述中國官方媒體消息,歐洲聯盟議會正推動征收碳關稅或出售排放許可證的“碳邊境調整機制”法規方案,一旦實施中國多個產業將受到沖擊。根據第一財經今天消息,歐洲議會旗下一個委員會近日通過“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法規,這一方案較去年7月歐盟執行委員提出的方案更為激進。
中國第一財經今天采訪中國國際工程咨詢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張建紅說明,碳邊境調整機制是針對高耗能進口商品特別征收的二氧化
碳排放稅,是對歐盟現有環保法律和
碳市場體系的補充,意在保護歐盟的貿易競爭力和就業。新版碳邊境調整機制,行業范圍擴大增加了有機化工、塑料和氫等產業,而且將間接排放納入征稅范圍,對中國出口的負面影響大增,中國可能成為貿易受影響規模最大的國家之一。
該報還引述中國電子訊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蒼嵐、研究員張淑翠近期在報告中表示,若歐洲議會提出的版本方案最終通過,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將進入立法實施階段,成為全球首個以碳關稅形式應對氣候變化的機制,后續將對全球貿易產生深遠影響。
該報引述
專家稱,中國作為全球制造大國,碳關稅對中國制造業將造成一定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