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稅的初始價格和隨后的價格曲線如何變動,取決于碳稅政策試圖達到的效果??傮w來說,碳稅價格越高,則對應的減排量也會更多,但隨之引起的經濟負擔也會越重。如果碳稅價格保持不變,絕對量的減排會持續一段時間,但最終由于經濟持續增長,碳排放量仍舊會止跌回升。碳稅政策情境下的排放量會低于無碳稅政策時排放量,只是從絕對量上來說并不一定是呈下降趨勢的。因此,有部分經濟學家認為碳稅的價格應該按照一定節奏逐漸上調,這樣才能在經濟增長的情況下依然達到絕對量的減排。當然,碳價也不是越高越好。碳價設定的上限在于帶來的額外減排無法彌補可能產生的風險和損失。碳價過高可能導致立法機構的直接否決,也可能增長投資者的抵觸情緒和負面的行動預期。碳稅價格的具體設定可以有如下兩種選項:
1. 將碳稅的價格設定為基于排放每噸CO2當量造成的環境和社會損失的價值,即減排的邊際成本與環境與社會的邊際收益相一致。理論上來說,該碳稅定價方法的好處是碳稅的收益可以抵消環境和社會的真實損失。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om
但該方案也會一系列不足。溫室氣體排放造成的環境和社會損失的真實價值會隨時間波動,而且隨著新的研究成果的揭露,也可能產生較大變化,這對碳稅政策的穩定性產生了不利影響。而且該價值的計算本身就存在諸多爭議,比如環境和社會的損失僅計算美國本土還是全球范圍內的損失。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_交^易=網 tan pa i fa ng . c om
2. 用預先給定的公式直接規定碳稅初始價及浮動水平,如碳稅初始價為X元,每年增幅Y元或按百分比增長。該方案的好處是碳稅的計價方式簡單明了,有利于利益相關方做投資決策時計算現金流,也利于監管部門預估稅收收入。
夲呅內傛萊源?。骇鎲┨?排*放^鮫*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然而該方案也有不足。首先,該方案很難保證具體的減排效果如何,從國家層面來講,很難確保減排結果和各國政府做出的減排承諾的一致性。另外,由于碳稅增幅是預設的,并不能將環境損失成本、國家氣候承諾、宏觀經濟形勢等影響碳稅因素的變化情況及時反映到公式內。因此,該方案最好配合周期性的修正程序一起進行。
總之,在碳稅價格制定的問題上,價格的可預見性和減排結果的可預見性是一對矛盾,需要在政策制定的過程中充分進行權衡。如果碳稅是用事先設定的公式計算的,雖然對于減排項目投資者來講價格的可預見性很好,但是減排量并不容易被事先預測。而為了減排成果能夠滿足國家氣候承諾的要求,政策制定者就不得不建立碳稅價格與減排量直接的量化關系,并根據減排量的實際完成情況實時控制碳稅價格的漲跌。在此情況下,需要設立常規性的審議流程來及時根據新的信息更新碳價公式。但是任何更新碳價的行為又會引入新的不確定性。碳價公式修改以后可能會導致原有的一些減排項目和技術研發活動變得經濟不可行,從而使項目流產,投資人受損。因此,如何適時更新碳價公式以確保碳減排量達到預期效果,同時又能盡量減少政策更新引起的不確定性導致減排項目的投資受損,是整個碳稅政策制定中最棘手的問題,非常需要制定者的智慧。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_交^易=網 tan pa i fa ng . c 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