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碳審計因低碳經濟的興起而產生與發展,是低碳經濟發展對審計領域提出的新的要求與挑戰。作為傳統財務審計的延伸,碳審計與傳統財務審計有內在的聯系,但在審計主體、審計客體、審計目標、審計操作流程、審計報告等方面有所區別。我國應從碳審計主體的培養、相關政策制度的建立入手,逐步建立完善的碳審計體系。
關鍵詞:碳審計 傳統財務審計 審計主體 審計流程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_交^易=網 tan pa i fa ng . c om
一、 碳審計基本理論 內-容-來-自;中_國_碳_0排放¥交-易=網 t an pa i fa ng . c om
(一)碳審計的可行性 夲呅內傛萊源亍:ф啯碳*排*放^鮫*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1.環境惡化促使低碳理念被各界重視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近年來,全球環境問題日益突顯,而氣候變化是全球亟待解決的重大環境問題之一。低碳經濟作為應對氣候變化、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已成為各國保證經濟持續增長的戰略選擇,也引起了各界對低碳經濟推行的關注。隨著低碳理念不斷深入人心,碳減排和碳交易成為學界的焦點,從而引發了對評價溫室氣體排放情況的碳審計的需求。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om
2.碳審計報告可給企業帶來競爭優勢
隨著生態文明建設的推行,低碳生產成為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新關注點,企業的碳審計報告可向投資者和消費者提供企業“碳足跡”的鑒證信息,督促企業提高自然資源利用率,幫助企業實現節能減排,樹立企業積極承擔環境保護的社會責任、努力減少碳排放的良好社會形象,可為企業帶來新的競爭優勢,提高企業利潤。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網-tan pai fang . com
3.政策制度的完善為碳審計提供保障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網-tan pai fang . com
目前,我國還沒有企業“碳足跡”鑒證業務的具體職業準則,但隨著IASE 3410的發布,國際上已有初成體系的溫室氣體報告鑒證業務準則,我國也有越來越多的學者進行該領域的研究,假以時日,一定可以建立完善詳細的碳審計準則,設計出適合我國企業現狀的碳審計程序。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 o m
(二)碳審計的概念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a np ai fan g.com
碳審計是在全球降低碳排放的背景下產生的,是對傳統審計體系的擴充。其基本內涵就是借助于審計的一般邏輯,從審計學的視角管理碳排放的一種思路。碳審計是企業的各方利益相關者委托具有資質的社會審計機構依據一定的審計準則,運用一系列審計方法,對企業的碳排放以及社會環境責任的履行情況提供一定的鑒證,并出具公允的、合理的審計報告。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a np ai fan g.com
二、碳審計與傳統財務審計的比較
(一)審計主體和客體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網-tan pai fang . com
1.審計主體 夲呅內傛萊源亍:ф啯碳*排*放^鮫*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審計主體是指接受委托,實施審計的主體,也就是審計工作的執行者。一般包括政府審計、內部審計以及注冊會計師審計三大類。政府審計是指由政府審計機關代表政府實施的審計行為,具有單向獨立、最具權威性和強制性的特點;內部審計則是指由各單位內部人員對本單位的財務狀況以及經營成果進行檢查監督的行為,僅強調與所審的其他職能部門相對獨立,獨立性最弱;注冊會計師審計是注冊會計師對財務報表是否存在重大錯報提供合理保證,具有雙向獨立、強制性較弱的特點。傳統財務審計的審計主體由政府審計、內部審計以及注冊會計師審計共同構成,三者各司其職、互相補充、互相不可替代。 夲呅內傛萊源亍:ф啯碳*排*放^鮫*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對于剛剛起步的碳審計,則應該以第三方審計為主導,利用社會審計的獨立性與公允性對被審計單位的低碳政策的實施、低碳技術的推廣以及相關資金的運用進行獨立審計,并利用政府審計的權威性加強對被審計單位監督與監管,以確保低碳審計的有效實施。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放*交-易^網 t an pa i fa ng . c om
2.審計客體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n g.com
審計客體是審計實施的對象,即被審計單位。在傳統財務審計中,審計對象涉及國民經濟的各組成部分,包括各行業、各組織、各部門和各級政府。而碳審計的涉及面不如傳統財務審計那么廣,主要是側重于一些重污染或碳排放量較大的行業,包括建筑、電力、燃氣、采礦、交通運輸等碳源行業企業。
(二)審計目標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om
審計目標是指審計主體對審計客體實施相關的審計活動所期望達到的成效或最終的成果。傳統的財務審計目標主要是鑒證被審計單位的財務報表是否按照適用的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進行編制,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都公允反映了被審計單位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現金流量,以及確定相關活動交易、賬戶余額的真實性、完整性、準確性。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作為傳統財務審計的延伸,碳審計執業人員的直接審計目標主要是鑒證被審計單位的溫室氣體報告是否在所有的重大方面按照適用的標準編制。此外,通過碳審計,促進低碳政策的落實和改善,促使企業更積極地開展關于低碳經濟的活動,進而保障低碳經濟能夠健康地發展,減緩氣候的變化,使可持續發展政策得到切實、有效的落實是碳審計最根本的目標。 內-容-來-自;中_國_碳_0排放¥交-易=網 t an pa i fa ng . c om
(三)審計操作流程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0放_交-易=網 t an pa ifa ng . c om
傳統的財務審計流程主要包括準備、實施、報告三個階段,碳審計作為傳統財務審計的延伸,其操作流程基本繼承了傳統財務審計的三個階段,但也有其特殊性。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om
1.具體審計程序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om
在傳統財務審計中,注冊會計師主要根據評估的重大錯報風險選擇檢查、觀察、函證、重新計算、重新執行、分析程序等審計程序來獲取審計證據。在碳審計中,上述的審計程序依然是適用的,但由于碳排放信息的性質與歷史財務信息有所不同,碳排放信息無法像歷史財務信息那樣被完整、量化地記錄并報告,與歷史財務信息的審計風險也不同,導致某些類型的程序(如詢問和分析性程序)不能作為獲取證據的主要手段。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_碳0排0放^交-易=網 ta n pa i fa ng . co m
2.審計報告后事項
對于傳統的財務審計,審計主體在出具正確的審計報告后,審計工作大多可以告一段落。但對于碳審計,在出具了企業碳審計的審計報告之后,還應出具相應的被審計單位低碳減排的建議并與被審計單位保持聯系,定期追蹤回訪,以確保審計效果的維持。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 o m
(四)審計報告
1.審計報告的簽發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n g.com
審計報告是審計主體根據相應的準則規定,在執行審計工作的基礎上,對審計對象發表審計意見的書面文件。傳統的財務審計根據審計主體的不同,審計報告可由內部審計師、政府以及注冊會計師簽發。碳審計的審計工作主要由獨立的第三方,即注冊會計師執行,因此,碳審計的審計報告也應由注冊會計師簽發。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_碳+排.放_交^易=網 t a n pa ifa ng .c om
2.審計報告的內容
傳統財務審計報告的內容主要有:標題、收件人、引言段、管理層責任段、注冊會計師責任段、審計意見段、注冊會計師的簽章以及會計師事務所的相關信息和報告日期,其中,管理層責任、注冊會計師責任、審計意見是審計報告中比較重要的部分。作為傳統審計的延伸,碳審計報告的基本要素有:標題、收件人、溫室氣體報告的識別、管理層責任段、有關溫室氣體的量化存在固有不確定性的說明、溫室氣體排放抵減的識別、適用標準的識別、執業人員責任的說明、審計結論、發表非無保留意見的所有理由、執業人員的簽名、鑒證報告的日期、執業地點,除基本要素外,還包括強調事項段、其他事項段以及其他溝通要求。因此,相比于傳統財務審計,碳審計報告有關溫室氣體的量化存在固有不確定性的說明、溫室氣體排放抵減的識別、適用標準的識別等重要內容。
夲呅內傛萊源?。骇鎲┨?排*放^鮫*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3.審計意見的形成
審計意見是審計主體以審計過程中獲得的審計證據為基礎,對審計客體的相關狀況形成的結論。對于傳統的財務審計而言,審計意見是指審計主體對被審計單位的財務報表是否按照適用的會計準則進行編制,是否在所有方面公允完整地反映了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以及現金流量等發表的意見。而對于碳審計來說,審計意見則是審計主體對被審計單位的溫室氣體報告是否在所有的重大方面按照適用的標準編制,被審計單位所提供的企業碳排放的有關材料、數據是否公允、真實、合法地反映了企業在控制碳排放時的真實情況,包括低碳政策的落實與執行,低碳財稅政策運用以及低碳技術的推廣效益等發表的意見。
傳統的審計報告分為標準審計報告和非標準審計報告兩大類型。當會計師出具的是不附加說明段、強調事項段或修飾性用語段的審計意見的審計報告時,屬于標準的審計報告;而審計意見中存在強調事項、保留意見、否定意見以及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則屬于非標準的審計報告。這種傳統的審計報告關于審計意見與審計報告類型的分類,同樣也適用于低碳審計的審計報告。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com
三、碳審計與傳統財務審計比較的啟示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 om
(一)審計主體的選擇與培養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om
碳審計是傳統財務審計的延伸,其內容除涉及傳統財務審計中的法律法規、企業經營、資金運轉外,更涉及大量的低碳產業和低碳技術等方面的專業知識,這對碳審計主體的素質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國很多財會專業人才、通過注冊會計師考試,成為具有審計專業能力的執業和非執業人員,他們是傳統財務審計主體最主要的組成部分,也將是碳審計主體的主要來源。碳審計主體的選擇應建立在傳統財務審計之上,除了能滿足傳統審計模式的要求外,還應具有碳排放技術、管理、投資、效益等知識儲備。因此,對碳審計主體的培養不能僅注重財經、金融、法律等社會科學,還必須注重環境、生態、工程、機械、物理、化學、地理等其他自然科學知識的培育。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a np ai fan g.com
(二)碳審計系統的完善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om
1.完善碳審計制度法規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a np ai fan g.com
目前,我國對企業的碳排放量沒有統一的核算和評價標準,也沒有完善的評價機制和監督體系,對企業的碳審計報告未作強制要求。建立完善的碳審計體系,在出現市場需求后,急需制度法規的推動和引導,因此應盡快修訂《公司法》、《環境保護法》、《審計法》和《注冊會計師法》等現行法律法規,充實與碳排放有關的內容和條款,以法律的強制力推動碳審計的發展。此外,還應盡快完善《政府審計準則》、《獨立審計準則》和《內部審計準則》等現行的審計標準,借鑒國際社會有關碳審計的規范準則,構建適合我國國情的碳審計準則體系,為我國的碳審計工作提供指導。
2.增加企業碳排放控制部門
相比于傳統財務審計,我國碳審計的實施主要面臨的困難除了沒有建立標準和協議外,還在于企業沒有為收集和保留溫室氣體排放所需信息建立必要的流程和控制,導致碳審計所需的資料數據難以取得。因此,為了完善碳審計系統,應要求企業增加專門的部門來收集碳排放相關數據,并進行及時的核算和管理,為碳審計建立審計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