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什么行業領域,幾乎每個商家都瞄準了低碳經濟的巨大商機,紛紛打出低碳營銷牌,一時間,低碳地產、低碳旅游、低碳食品、低碳服裝等等粉墨登場,整個市場甚至整個世界仿佛一夜之間都低碳了。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_交^易=網 tan pa i fa ng . c om
比如你到櫥柜展會或家裝賣場轉一轉,每一家櫥柜企業的銷售人員都宣傳自己產品的“綠色低碳”。然而,關于低碳的說法雖然五花八門,但實質上櫥柜產品的生產過程和生產工藝跟原先并未任何改變。事實上,對于何謂“低碳櫥柜”,業內迄今還沒有一個清晰的定義,“低碳生產”的標準也處在模糊狀態。櫥柜行業對“低碳環保”的理解存在諸多誤區,單純的“特殊材料”選用及“宣傳環保”等,都缺乏系統的實施過程。目前的現狀可以理解為,櫥柜企業的“綠色低碳”其實就是一種營銷環節的噱頭或炒作,通過營銷手段的放大,給消費者帶來概念上的混淆。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 an g.com
不僅櫥柜行業,其他行業市場也如此。由于目前我國尚未出臺關于低碳產品和服務的國家及行業標準,也沒有開展有關低碳的認證認可工作,因而市場上大多數企業的低碳宣傳都只能看做是一種營銷策略,并不具有科學性。這也提醒了廣大消費者,不要太過相信商家宣傳,以免被那些濫竽充數的偽低碳產品忽悠。
在低碳成為社會追求和人們生活理念和的大背景下,我們當然希望企業商家研究開發出越來越多的低碳產品和服務,也相信有許多企業商家正在這么做,不過現實卻讓我們無法保持樂觀。正如有評論指出,很多商家低碳宣傳的口號挺響,給人的感覺是其產品相當具有“革命性”,有的商家甚至都可以拿出“獲獎證書”及權威“低碳標識”(頭銜實為自封,標識亦為自制),事實上這都是虛張聲勢,目的無非是借此提高產品售價,并以低碳標榜自己的責任意識,以贏得利潤、口碑和信譽。這種只把注意力放在制造市場賣點而并無真正行動的“低碳”之舉,是一種典型的偽低碳,它體現出的是企業對消費者利益的無視及自身商業道德和社會責任的缺失。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 放_交-易^網^t an pa i fang . c om
企業商家熱衷偽低碳行為,從深層來看,是這個時代低碳希望過于迫切與對低碳科學、低碳經濟、低碳產業等研究和實踐相對滯后這對矛盾的一個現實結果。專家警告說,開創低碳新時代,首先要避免對低碳概念的簡單化理解。后哥本哈根時代,低碳是應對環境、能源危機和經濟發展危機的重要良方之一,但是低碳的核心是能源技術和減排技術創新,能否以技術創新占據新制高點,是衡量低碳經濟的關鍵。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com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低碳不低碳,標準說了算。抵制偽低碳行為,將偽低碳產品和服務逐出市場,最有效的辦法就是盡快建立完善低碳市場標準,并在此基礎上建立起相應的法律法規體系,以推動低碳科技發展并實現市場化轉換。這就要求我國政府相關職能部門行動起來,組織力量開展低碳標準研究制定工作,規范低碳產業認證認可,并針對低碳行業和低碳產業出臺相關的激勵、引導政策,從而鼓勵低碳經濟健康發展。企業則應走出偽低碳的誤區,真正拿出財力、物力、人才,以技術為核心,從原料配制到生產規劃的各個環節都引入低碳理念,把低碳作為系統化、體系化的過程,讓低碳成為企業一切行動的引導,并成為一種自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