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中國證監會”)發布《關于資本市場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實施意見》(簡稱“實施意見”),明確將
碳期貨市場建設作為豐富資本市場
綠色金融產品的舉措。
實施意見提出,要穩妥有序推進碳期貨市場建設和
碳排放權期貨研發上市。同時,支持符合條件的金融機構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前提下參與
碳排放權交易。研發更多符合實體經濟發展需求的綠色低碳期貨期權品種。此外,實施意見還明確提出支持廣州期貨交易所打造綠色期貨交易所,并進一步豐富綠色指數體系及其衍生品。在國際合作方面,持續深化綠色國際合作,推動綠色證券市場雙向開放。
中國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周小舟表示,近年來,資本市場在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等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其中,在綠色金融方面,中國證監會指導證券交易所發布了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報告信息披露制度規則,有效規范了可持續發展信息的披露要求。截至2024年底,已有超過2200家上市公司披露了ESG報告或社會責任報告,同比增長超過兩成,這進一步彰顯了優質公司的投資價值。
周小舟強調,綠色公司債券發展勢頭強勁。自
試點以來,累計發行額已接近8700億元,制度規則和技術標準不斷完善,
碳中和債券、低碳轉型債券、藍色債券等創新品種不斷涌現。同時,綠色主題基金也呈現出快速發展的態勢,截至2024年底,已有350只綠色主題基金,規模超過3100億元,涵蓋了ESG、低碳、
新能源、氣候變化等多個主題,涉及股票、債券等大類資產。另外,低硫燃料油、工業硅、碳酸鋰等綠色低碳類期貨品種相繼上市,已有350只綠色主題基金,規模超過3100億元,涵蓋了ESG、低碳、
新能源、氣候變化等多個主題,涉及股票、債券等大類資產。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