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背景:
目前,國內已經有多個省市開展了
碳排放交易
試點。據了解,各地的
碳排放管控和交易的模式大致相同,主要特點如下:
• 政府向碳排放管控企業采取全部免費或少量收費的方式發放配額;配額可用于抵消企業的實際碳排放量,也可用于出售;
• 配額和實際碳排放量以日歷年度為計算周期;當年的實際碳排放量將在下一年度與企業所持配額予以抵消;抵消時,企業需要有足夠配額,否則將面臨罰款等行政處罰;如果企業所持有的配額不足,需要從市場上購買。
甲公司為上市公司,于2013年被當地政府納入碳排放管控范圍。甲公司于2013年12月10日從政府無償取得97萬噸碳排放權配額,此外,甲公司以60元/噸的
價格從政府購買3萬噸碳排放權配額。甲公司所持有的配額的目的是用于抵消其實際碳排放量,而不是用于交易目的。
當地碳排放權市場于2013年12月成立,甲公司可以在該市場買賣碳排放權配額。根據中國碳排放交易網的統計數據,當地
碳交易市場的交易并不頻繁,截至2014年1月中旬的成交量僅為12萬噸,成交價格均在60元左右。
為了在下述分析中更好的體現出不同觀點下的
會計處理差異,假定配額于2013年12月10日的市場價格為65元,于2013年12月31日的市場價格為70元。
甲公司所在地區的碳排放管控的基本情況如下:
• 配額發放:政府發放的免費配額的比例為97%,有償配額為3%;企業如果不購買有償配額,則免費取得的配額只能用于抵消企業的實際碳排放量,而不能用于交易;
• 實際碳排放量:企業應自行計算其2013年的實際碳排放量,并需在2014年上半年將經過第三方專業機構核查的實際碳排放量匯報給當地監管部門;
• 配額抵消:企業在2014年6月底將2013年的實際碳排放量與所持有的配額進行抵消;即,企業在2014年6月底需要有足夠配額用于抵消其碳排放量,否則將面臨罰款等行政處罰;因此,如果企業所持有的配額不足,則需要從市場上購買。
• 剩余配額的處理:年度配額超過實際碳排放量的剩余部分,可用于出售或者結轉至后續年度使用;配額的有效期為3年。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0放_交-易=網 t an pa ifa ng . c 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