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碳達峰
碳中和重大決策部署,錨定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戰略支點目標,依托全國
碳排放權注冊登記結算系統國家級
平臺和湖北區域
碳市場先行先試優勢,全力推進全國
碳金融中心建設,與全球
碳交易注冊登記中心、全國
碳市場中心建設互為支撐、相互促進,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于2024年11月30日印發了《湖北建設全國
碳金融中心實施方案》。
如何看待和評價湖北省最新出臺的《湖北建設全國碳金融中心實施方案》?湖北省在建設全國碳金融中心上具有哪些優勢?全國碳金融中心建設將為湖北帶來哪些機遇?湖北省在開展全國碳金融中心建設中需重視解決哪些問題?針對這些問題,《首義論碳》對中央財經大學
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副院長崔瑩進行了專訪,探討了相關策略和建議。
《首義論碳》:近年來,隨著全球對氣候變化的關注日益增加,碳金融市場作為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工具,受到了各國政府和市場的高度重視。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國之一,也在積極構建全國性的碳金融市場。如何看待和評價湖北省最新出臺的《湖北建設全國碳金融中心實施方案》?
崔瑩:這是湖北省長期以來深耕碳市場建設的自然發展方向。湖北省是我國八大
試點碳市場之一,湖北碳市場自2014年正式開啟交易以來,累計成交量與成交額均居于
試點碳市場前列,截至2023年底市場參與主體超兩萬個,主體多元化程度高,市場覆蓋范圍也觸及鋼鐵、水泥、石化、化工等16個工業行業,配額
拍賣、交易、MRV等規則較完善,已形成良好的碳市場生態。同時,中碳登也是我國唯一的全國碳市場注冊、登記、清算結算機構,是全國碳市場中“碳交易樞紐”與“碳資產大腦”,其數據基礎能夠有力支持碳金融發展。因此,無論是從湖北碳市場發展趨勢,還是從湖北在碳交易領域的稟賦上看,大力推動發展碳金融、建立全國碳金融中心,符合其在相關領域進一步發展升級的演進邏輯。
與此同時,全國碳市場已順利、平穩完成了初期探索階段的任務,生態環境部已出臺全國碳市場納入水泥、鋼鐵、電解鋁等三大行業的征求意見稿,全國碳市場擴容在即,將進入新發展階段,預期未來可能納入更多高排放行業。從歐盟等的國際經驗上看,碳市場在完成初期建設進一步擴容后,其良好發展與碳金融活動有序開展存在顯著關聯。因為不同行業控排企業,與可以參與碳市場交易的金融機構等主體參與市場的動機和需求存在差異,不同類型碳金融產品能夠滿足這些差異化動機,從而促進碳市場流動性上升與
碳價發現功能,反過來進一步促進以
碳配額等碳資產為標的的碳金融產品開發與定價,形成良性循環。因此,我國現階段的碳市場發展需要與之匹配的碳金融產品和業務規?;_展,而全國碳金融中心對相關領域信息、機構、人才的聚集效應,能夠良好推動我國碳金融以及碳市場的發展。
因此,建設全國碳金融中心是我國現階段碳市場發展的內生需求,而湖北省因其過往經驗和稟賦,是建設全國碳金融中心的理想地點之一。湖北省近期出臺《湖北建設全國碳金融中心實施方案》,是進一步把握這一重要機遇,將發展碳金融作為其綠色金融大文章的重要部分。
《首義論碳》:要成功建設全國碳金融中心,不僅需要政策的支持,還需要具備多方面的優勢。您認為湖北省在建設全國碳金融中心上具有哪些優勢?
崔瑩:第一,湖北省在碳市場建設和發展上擁有優良傳統與豐富經驗,也是國內最早推動碳金融創新和產品落地的試點地區之一。同時,中碳登作為全國碳市場的注冊登記平臺,是中國碳市場重要的基礎設施,擁有豐富碳市場相關數據,兼具備重要性、唯一性、權威性等特性,也能夠為湖北探索和推廣碳金融創新提供堅實基礎與強有力的支持。這些因素結合,使湖北在建設全國碳金融中心上具備了得天獨厚的“軟件”與“硬件”相結合的優勢和基礎。
第二,湖北很早便開始積極推進碳市場交易規則制定與交易機制創新、以及碳金融業務規則制定等方面的探索,并在多個相關領域出臺了較全面的管理辦法與實施細則等,促進了湖北碳交易與碳金融業務有序規范發展。例如,碳交易方面,湖北建立了以《湖北省碳排放權管理和交易暫行辦法》為核心的“1+N”試點碳市場法規文件體系,積極推動市場擴容,納入更大范圍和更多元的參與主體,并對碳排放配額預分配、配額“雙二十”損益封頂、配額拍賣與資金使用、第三方核查機構管理等機制設計進行了創新,形成健全碳市場的制度基礎。碳金融方面,中碳登積極開展相關業務規則制定,編制了《碳排放權質押業務實施細則》、《碳排放權
托管業務實施細則》、《碳排放權抵押業務辦理流程》等文件,并聯合中債登、上清所、農業銀行等機構發布了多個權威碳指數。這些法規政策為湖北深化建設更全面的碳金融規則體系打下了良好基礎。
第三,湖北省委和省政府一貫積極支持本省碳市場與碳金融的發展,出臺了系統性的戰略規劃與行動方案,使湖北建設全國碳金融中心的方向和思路更加清晰。2022年2月,湖北省政府便在金融業發展“十四五”規劃中提出要“加強碳金融市場建設”,“努力保持湖北省碳金融領域全國領先地位”,以及“推動成立武漢清算所,打造碳市場現貨及衍生品清算基礎平臺”等,明確了碳金融是湖北金融業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同年6月,武漢市政府印發《武漢市建設全國碳金融中心行動方案》,明確了到2025年的總體目標與重點任務,開啟了湖北全國碳金融中心建設的實質性探索。2024年11月末湖北省政府印發的《湖北建設全國碳金融中心實施方案》進一步升級并完善了湖北在碳金融領域的目標與行動計劃。這些戰略規劃與行動方案彰顯出湖北省對本身碳金融中心建設和發展的持續一致的支持,工作目標與方案也不斷細化。
因此,多年碳市場發展中積累的“硬件”和“軟件”優勢、比較健全的碳交易與碳金融規則體系、省級政府層面的戰略發展與政策支持,為湖北全國碳金融中心建設打下了良好基礎,也是湖北省在相關領域發展的優勢。
《首義論碳》:全國碳金融中心的建設不僅是湖北省的一項重要戰略部署,也將為全省乃至整個中部地區帶來巨大的發展機遇。具體而言,這一建設將為湖北帶來哪些關鍵機遇?
崔瑩:全國碳金融中心建設可能為湖北帶來三大主要機遇。
一是為推動湖北省在金融領域高質量發展提供支點和抓手。湖北省工業與制造業發展起步較早,基礎雄厚,其在傳統工業制造與鋰電池、電動汽車等綠色科技新興領域均進行了良好產業布局。另一方面,湖北省金融業發展起步則相對晚,其在傳統金融中心建設上較上海、廣州、深圳等地有比較劣勢。而碳金融作為新興金融領域,發展仍處于初期階段,對碳市場及相關基礎設施建設的依賴度高,這使湖北省能夠利用自身在碳交易領域的比較優勢,以發展碳金融為支點,推動全省金融高質量發展。
二是能夠幫助湖北吸引涉碳領域機構和人才,完善相關產業鏈條與集群建設,提升湖北金融能力。這次發布的《實施方案》中明確提出將推動湖北本省各類金融機構設立碳金融事業部,吸引頭部金融機構、央國企的碳金融及
碳資產管理業務總部落戶武漢,并將通過培訓基地、研究平臺、服務機制建設培養和吸引碳金融領域人才。若這些目標得以實現,將大幅擴大湖北省碳金融與
碳資產管理相關產業的規模,形成更完善產業鏈條,有助于促進更多碳金融產品創新,依托碳金融產品開發與交易,提升湖北整體金融能力。
三是有助于促進和加速湖北工業的綠色低碳轉型,推動全省經濟和產業升級與綠色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提出的六大工作目標之一便是要強化湖北碳金融基礎支撐力,主要從強化碳賬戶體系支撐、強化環境信息披露支撐、強化數據平臺支撐、強化金融政策支撐、強化財政政策牽引等幾大方面入手。這些舉措有助于系統性激勵和促進湖北省制造業企業進行
碳足跡核算、碳賬戶和碳數據管理、環境信息披露等實踐,能夠顯著提升它們涉碳數據的透明度,能夠促進針對不同行業的定制化碳金融產品設計,以及企業盤活和有效利用其碳資產進行融資,投資綠色低碳轉型等相關技術與業務活動,推動湖北經濟整體的綠色高質量發展。
《首義論碳》:盡管湖北省在建設全國碳金融中心方面具備諸多優勢,但在實際推進過程中,仍可能面臨一些挑戰和問題。湖北省在開展全國碳金融中心建設中需重視解決哪些問題,有哪些建議?
崔瑩:一方面,建議湖北省積極主動聯合生態環境、金融領域的碳金融業務相關主管部門,加快研究和推動全國性碳金融產品標準與規范化業務實施指引的制定和出臺,為建設全國碳金融中心打好基礎。我國全國和地方試點碳市場的主管部門為生態環境部,金融領域主管部門為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證監會。目前,僅證監會在2022年4月發布了碳金融產品相關標準(JR/T 0244-2022),尚未形成由上述主管部門聯合制定,權威性更強的產品標準。同時,我國目前也尚未形成統一規范、權威性強的碳金融業務流程指引。更清晰、規范、及權威性更高的產品標準與業務指引能夠顯著促進碳金融發展、創新、及業務規模擴大。因此,建議湖北在開展全國碳金融中心建設中可優先聚焦上述問題,積極聯合各主管部門,完善已有標準和流程,推動出臺全國性標準和指引。
另一方面,企業碳核算與環境信息披露是挖掘碳金融業務創新機會,結合企業現狀和需求開發碳金融產品,以碳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基礎。目前,我國正在開展企業碳核算、產品碳足跡、ESG信息披露等相關工作。另外,如深圳等部分地區已開始制定中小企業環境信息披露指南或標準。建議湖北省積極參與并推動上述與碳金融深度相關的涉碳領域標準規則制定,探索這些工作與碳金融產品和業務創新的結合路徑,擴大高質量碳金融產品與服務供給,推動湖北全國碳金融中心建設朝更大規模、更成熟方向發展。
本文原載于武漢雙碳產業研究院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