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
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是推動我國達成“雙碳”目標的重要政策工具之一。在資本市場中,券商作為重要的中介機構,近年來正不斷加大
綠色金融方面的投入,并取得了一系列新進展。12月24日至25日晚間,已有8家上市券商相繼收到中國證監會的復函,正式獲準通過自營業務參與
碳排放權交易。
東方金誠國際信用評估有限公司綠色金融部副總經理方怡向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雙碳’目標指引下,券商參與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是金融機構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方式,對推動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發揮著積極作用。”
8家上市券商新晉“入局”
碳排放權交易指的是券商作為交易對手方,向市場提供國內外碳排放權品種現貨的雙向交易報價,可以有效降低市場流動性不足帶來的交易成本,服務于客戶的建倉、變現等需求。
12月24日至25日晚間,截至記者發稿,西南證券、廣發證券、國信證券、招商證券、興業證券、國元證券、財達證券、長城證券等8家上市券商均發布公告,宣布于近日收到中國證監會復函,各家公司自營業務可以在境內合法交易場所參與碳排放權交易。
本次獲批業務資格的券商紛紛表示,公司自營業務將根據復函要求、嚴格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行政規章及相關監管制度要求,在境內合法交易場所參與碳排放權交易,不參與地方交易場所的遠期、掉期、期權等衍生品交易,加強對交易對手的管理,不為違規融資活動提供便利。同時,將以服務實體經濟、降低全社會減排成本、推進經濟向綠色低碳轉型升級為目標,合規、審慎開展業務,并將相關業務納入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建立健全參與碳排放權交易相關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機制。
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交易產品為碳排放配額(CEA),自2021年7月16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開市以來,碳排放權交易日漸活躍,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2月24日,全國
碳市場碳排放配額累計成交量6.26億噸,累計成交額426.02億元。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日漸發展壯大,也為券商帶來了更多業務機遇。
從行業情況來看,去年2月份,中金公司、華泰證券、申萬宏源、東方證券、中信建投、華寶證券6家券商關于自營業務參與碳排放權交易收到中國證監會無異議函;此前,中信證券、國泰君安已獲得相關業務資格;至此,證券行業至少已有16家券商獲準自營業務參與碳排放權交易。
“引入券商參與
碳交易相關業務,能夠發揮其專業優勢,帶來多方面積極效應。”方怡向告訴記者,一是能夠發揮券商對碳排放權價值和市場供需關系的研究能力,促使碳
價格更準確地反映市場真實價值,推動建立完善的碳定價體系,增強市場活躍度和流動性;二是有助于在實踐中發揮券商金融創新的優勢,推出更多
碳金融產品,如目前多家券商均推出了碳回購業務,幫助企業將碳資產轉化為可用于生產經營的資金,拓寬了企業融資渠道;三是有助于發揮券商專業研究優勢,通過聚焦實體企業
碳資產管理需求,提供碳市場政策和規則分析及更多低碳轉型建議,助力企業低碳轉型。
強化綠色金融服務能力
近年來,綠色金融在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性愈加凸顯,多項政策正引導金融機構提升專業服務能力,助推綠色金融發展。為此,券商正從全業務線發力,提升綠色金融服務能力,豐富產品和服務,服務經濟綠色低碳轉型。
當前,券商正積極把握業務機遇、持續深化碳市場布局。例如,東方證券集中資源推動碳業務蓬勃發展,已落地現貨及遠期
碳配額交易、碳回購業務,通過服務
履約、投融資、市場交易及資產支持服務等方式,為控排企業及其他碳市場參與主體提供多元化的碳金融服務方案。今年5月份,華泰證券與湖北三峽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完成湖北
碳配額回購交易,助力企業通過盤活存量碳資產、拓寬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有效引導資金投向綠色轉型。
值得關注的是,頭部券商在綜合調動業務線協同能力方面表現尤為突出。中信證券正持續加大綠色產業投入,持續向綠色金融領域傾斜資源,為企業提供綠色股權、
綠色債券等綠色融資解決方案,以資金配置引導產業結構、能源結構向綠色低碳轉型;積極開發符合ESG主題的產品,為客戶提供多元化投資服務;創新開發綠色金融交易模式,持續與多家銀行交易對手開展掛鉤綠色類標的的場外期權業務;構建碳金融綜合服務體系,服務實體經濟降碳轉型。
中金公司也在綠色金融方面持續發力,大力發展綠色債券、綠色基金,助力實現“雙碳”目標。今年以來,中金公司私募股權投資業務與外部機構合作落地多只綠色主題基金,服務綠色低碳產業發展;積極參與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
CCER)交易,通過碳配額回購交易業務幫助企業拓寬融資渠道;同時,資管業務不斷推進綠色金融相關的新資產、新策略研究及投資實踐,滿足投資者的多樣化需求。
“展望未來,券商積極開展碳排放權相關業務,可謂機遇與挑戰并存。一方面,參與相關業務有助于券商提升碳金融研究能力和服務水平,豐富綠色投資品種,為客戶提供碳資產
托管、碳融資、碳風險管理等多元化金融服務,滿足客戶的綠色投資需求。同時,隨著碳市場覆蓋范圍擴大和交易品種的增加,券商的綠色金融業務將迎來更大的市場空間。另一方面,由于碳交易市場仍處于發展初期,交易規則和監管機制還在不斷探索和調整,對券商的合規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碳市場的復雜性和專業性對券商的研究能力、風險評估和定價能力也提出了新的挑戰。”方怡向進一步表示。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