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金融產品體系更加多元,創新推出ESG等主題產品
在綠色信貸規模持續攀升的同時,國有六大行亦在逐步探索多元化多層次綠色投融資產品體系,不斷豐富綠色金融工具箱。
綠色債券方面,工商銀行通過香港、新加坡及倫敦三家境外分行成功發行等值17.4億美元的全球多幣種“
碳中和”主題境外綠色債券,進一步拓寬綠色金融的國際化融資渠道;農業銀行則積極承銷發行綠色債券,開展綠色債券投資,截至2024年6月末,該行自營綠色債券投資規模為1491.3億元,較上年末增長3.3%;中國銀行上半年承銷境內綠色債券發行規模983.70億元,居中資同業第一,承銷境外綠色債券發行規模91.77億美元。
建設銀行聚焦綠色低碳轉型投融需求,上半年參與承銷境內外綠色及可持續發展債券37期,發行規模折合人民幣約594.94億元。其中,參與承銷綠色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20期,承銷規模58.44億元,帶動發行規模201.66億元;參與承銷綠色及可持續發展境外債12期,發行規模折合人民幣約288.28億元;參與承銷綠色金融債5期,發行規模約105億元。
交通銀行積極應用國際綠色金融標準,成功發行符合中歐《可持續金融共同分類目錄》的綠色金融債券50億元,自2016年以來累計發行綠色金融債券1150億元;郵儲銀行根據《可持續金融共同分類目錄》,配合打造符合國際標準、領先國內市場的綠債指數基金,助力境內綠債市場發展。
此外,在產品服務上,農業銀行上半年運用綠色銀團貸款、綠色并購貸款、綠色資產證券化等投行產品服務,為綠色行業及客戶提供融資超2100億元,同比增長30%,重點支持清潔能源、污染防治、綠色產業升級等領域。
中國銀行副行長張小東在今年上半年業績發布會上表示,在綠色金融方面,中國銀行持續做好產品服務創新,豐富綠色保險、綠色股權融資、綠色租賃、綠色資管等產品服務,提升綜合化綠色服務規模。深化綠色金融國際合作,積極參加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等國際
會議,參與國際綠色金融標準制定。
事實上,除了銀行本身,銀行旗下子公司亦為綠色產品體系多元化發展而發力。比如,農業銀行旗下的農銀金租制定綠色租賃發展規劃,把環境、社會和治理要求納入全面風險管理體系,截至2024年6月末,綠色租賃資產余額693.55億元;農銀人壽綜合運用股票、股權、債券等金融工具,直接或間接參與水電、光電、新材料等投資,上半年新增綠色相關投資1.6億元;農銀投資將綠色低碳作為重點領域,推動ESG理念融入投資流程,積極打造綠色債轉股投資品牌,截至2024年6月末,自有資金綠色投資余額409.2億元,占公司債轉股投資余額的36.3%。
隨著“雙碳”戰略的持續推進,ESG理念重要性愈發凸顯,大行作為國內ESG發展的先行者和領跑者,在ESG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從上半年表現看,工商銀行承銷各類ESG債券66只,為發行人募集資金2411.63億元;農業銀行旗下農銀理財持續推出ESG主題理財產品,上半年新發行ESG主題理財產品20只;交通銀行旗下交銀理財通過發行ESG綠色相關主題產品、債券投資等引導更多社會資金流向綠色、低碳領域,上半年ESG綠色相關主題產品余額合計131.61億元,產品形態包括封閉式與開放式產品,同時ESG綠色相關債券投資余額164.14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0.67%;郵儲銀行創新提出“ESG+氣候+保險”綜合貸款模式,發放全國首筆“ESG氣候金融貸”。
建設銀行副行長王兵在上半年業績發布會上表示,近幾年來,建行完整、準確、全面地貫徹新發展理念,堅定不移地推進高質量發展,將ESG要素全面融入了我行戰略管理和經營管理,有效統籌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帶動當期業績增長和長期可持續發展。下一步會將ESG工作與做好五篇大文章有機結合,對標最新監管導向和政策要求,前瞻部署ESG數據基礎和
碳排放信息系統建設。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_交^易=網 tan pa i fa ng . c 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