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碳市場 金融機構入場受期待
對于金融機構是否能直接參與碳市場交易,各界一直有期盼但也有擔憂。2023年2月,中金公司、華泰證券等多家券商發布公告稱,收到證監會關于公司自營參與碳排放權交易的無異議函。根據該無異議函,證監會對這些公司在境內合法交易場所自營參與碳排放權交易無異議。
對此,不少
專家認為,納入金融機構有助于提升碳市場的流動性和活躍度,讓碳市場更好發揮作用。
國際經驗表明,由于
碳交易具有較強的金融屬性,應引入
碳期貨等金融衍生品交易機制,以更好地進行
價格發現和風險管理。
業界對碳金融的期待是可以理解的。盡管全國碳市場已啟動超過兩年半,履約完成度較高,但仍面臨交易活躍度不足等問題,其中,我國碳市場交易的“潮汐現象”尤為值得探討,即全國碳市場臨近履約期市場活躍度相對較高,但其他時間活躍度較低。而且,在整個交易周期中,市場流動性明顯不足。
交易品種單一、風險管理工具缺乏是造成全國碳市場活躍度、流動性不足的一個原因,而發力碳金融被視為有效的解決方案。從歐盟碳市場的發展經驗來看,碳金融衍生品尤其是遠期與期貨產品對提高碳市場非履約期交易活躍度起到了重要作用,期貨成交量遠大于現貨成交量,與此同時,碳金融衍生品也能為市場主體提供對沖價格風險的工具,便于企業更好地管理碳資產風險敞口。
“參照歐盟等成熟碳市場建設經驗,碳金融與碳市場的發展應是相輔相成的,允許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參與碳市場,尤其是參與碳金融衍生品市場的交易,不僅可以強化價格發現功能,還能為控排企業提供風險管理服務,有利于碳市場的持續健康發展。”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對《金融時報》記者如是表示。
內-容-來-自;中_國_碳_0排放¥交-易=網 t an pa i fa ng . c 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