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省生態環境廳了解到,我省積極推動
碳金融發展,為實現“雙碳”目標提供長效激勵機制,
碳金融在云南已有成功的應用
案例。
由省生態環境科學研究院與興業銀行昆明分行合作的“
碳減排掛鉤”貸款,于2022年9月成功落地,成為云南首個碳金融應用案例。該案例通過
碳減排潛力評估,測算出華電集團下屬的某光伏項目建成后可實現年減排二氧化碳約31.46萬噸,大唐集團下屬的某風電項目每年可實現減排二氧化碳8.9萬噸,并對這兩個項目分別發放3000萬元和1500萬元“碳減排掛鉤”貸款用于
清潔能源項目建設及運營。通過碳減排貸款的發放,可使企業在建設
新能源電站的同時,更加注重項目運營成效和碳減排效應,并通過碳減排量的提升而降低融資成本,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重提升。
省生態環境科學研究院相關負責人表示,“雙碳”目標的實現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在產業、金融、財政、環境、能源、消費等方面采取系列有效的政策。碳金融的發展能為實現“雙碳”目標提供長效激勵機制,有效發揮碳金融的賦能作用,更好地引導金融資源向
綠色發展領域傾斜。
碳市場交易機制的出現使
碳排放配額和碳減排信用具備了價值儲存、流通和交易的功能,從而催生了新型資產——碳資產。優化碳資產的管理、盤活碳資產、實現保值增值、降低
履約成本、提高經營效率等碳金融業務也由此產生。碳金融產品正是建立在
碳排放權交易的基礎上,服務于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或者增加
碳匯能力的商業活動。
目前,我省正在積極探索和推進林業碳匯質押貸款、林業碳匯指數保險、碳減排掛鉤貸款等相關碳金融工作。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