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氣候保險市場潛力較大
我國氣候類保險發展欣欣向榮。2021年7月,我國首單氣象指數保險落戶西北,由人保財險承保、安盛保險作為產品設計及再保險,承保地區玉米種植農戶的3000多畝作物提供了842萬風險保障。
氣象指數保險是指把一個或幾個災害氣象指標如氣溫、降水量、風速、震級等對保險標的的損害程度進行指數化,保險合同以這種指數為基礎,當指數達到一定水平時,保險人根據保險合同約定提供相應標準的賠償。
作為擁有巨大潛力的創新型險種,氣象指數保險透明度高,關聯氣象站、氣象雷達、衛星圖像等天氣數據,理賠簡單且賠付迅速,不僅幫助保險公司節省核損營運成本,還能夠在第一時間進行賠付。
有分析師指出,氣象指數保險的關鍵是數據,但截至目前,中國地面氣象觀測站點數量仍然較少,這制約了氣候數據的收集。
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環境與資源經濟學系主任、副教授許光清表示,目前我國的氣候保險主要以天氣指數保險為主,且多集中于農業領域,而巨災保險
試點地區較少,發展相對滯后。但從整體來看,中國正處于氣候保險已經起步并開始大力發展的階段,存在較大的發展空間。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