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2月14日,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第二階段
會議“中國角”——銀行業自然與氣候行動主題邊會在加拿大蒙特利爾舉辦。
工商銀行氣候風險工作組首席
專家劉瑞霞在邊會上做題為《氣候風險管理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的主旨報告。
劉瑞霞介紹,近年來,中國積極開展應對氣候變化與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明確了新時代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任務,總基調是推動
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2022年6月,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銀行業保險業
綠色金融指引》,指引指出,銀行保險機構應當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從戰略高度推進綠色金融,提出銀行業保險業應將環境、社會、治理要求納入管理流程和全面風險管理體系。
劉瑞霞表示,2015年以來,我國的綠色金融在制度體系、產品服務、國際合作等方面實現了長足發展,但也面臨
碳排放與生物多樣性核算體系及其配套機制、生物多樣性金融等披露標準制定有待完善加強等問題。
為此,在中國銀保監會指導下,中國銀行業協會聯合60多家銀行機構,于2021年6月成立了“中國銀行業支持實現碳達峰
碳中和目標專家工作組”,發布了銀行業支持雙碳目標的《聯合倡議》,研究制定雙碳工作方案,引領銀行業金融機構建立和完善自身的綠色低碳風控體系,助力社會經濟綠色低碳轉型和可持續發展。
劉瑞霞建議,金融機構可借鑒氣候風險管理經驗,從構建應對氣候變化和保護生物多樣性協同機制、構建商業銀行應對氣候變化和保護生物多樣性管理體系、加強生物多樣性和氣候數據的統籌管理、加強壓力測試在應對氣候變化和生物多樣性保護中的應用、建立信息披露機制等五方面入手,用金融手段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