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綠色債券標準和規則 助力綠色資金跨境流動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被列為其中一項重要內容。
“中國式現代化建設需要構建政府引導、企業主導、全社會參與的融合綠色金融、綠色消費、綠色生產閉環的綠色發展生態體系。”方怡向認為,綠色金融將成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目標進程的核心引擎之一,充分發揮綠色金融支持綠色發展的資源配置、風險管理和市場定價三大功能,進一步完善綠色金融標準體系、強化金融機構監管和信息披露要求、完善激勵約束機制、豐富綠色金融產品和市場體系,拓展綠色金融國際合作空間等五大支柱。
對標“雙碳”目標要求,方怡向分析稱,推進完善資本市場綠色金融相關標準可從四方面發力:其一,可研究和制定建立上市公司ESG報告制度規則,持續強化對上市公司環境和社會責任方面的信息披露義務的監管。其二,可研究完善綠色債券標準和規則,適時設立綠色債券板塊,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等主體在交易所發行綠色債券。結合國際債券市場發展趨勢,發展社會責任債券、可持續發展債券,并將募集資金用于產生良好環境和社會雙重效益的創新品種。其三,可支持基金管理機構以綠色相關指數為基礎,研究開發公募基金等綠色金融產品,引導資本投入綠色低碳產業中。其四,可完善綠色資金的跨境流動機制,推進綠色“一帶一路”建設,為世界可持續發展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與中國力量,推動中國綠色標準走向世界。
在董忠云看來,下一步,預計監管部門將進一步完善資本市場綠色金融相關標準和規則,并不斷加強資本市場綠色金融領域雙向開放,平衡綠色金融業務和綠色金融基礎設施的發展,充分發揮綠色金融在助力“雙碳”中的資源配置和引導作用。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