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首語:
信念如磐,奮楫前行。新浪財經推出《金融新未來》年度策劃,包含“財富未來”、“普惠前行”、“數字新局”、“發展之路”四大篇章,回顧奮進路,展望新征途。
多項政策紛紛落地,養老、普惠和
綠色金融成為2022年金融業三大高頻詞。站在新的起點和時代背景之下,金融業在經濟發展、實體經濟、民生中的作用正不斷凸顯。新浪財經年度策劃《金融新未來:發展之路》深度對話金融機構高管、
專家學者,共同探索金融業的初心與溫度。
文/曾剛(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
2019年,經合組織(OECD)率先提出“轉型金融”(Transition Finance)的概念,指在經濟主體向可持續發展目標轉型的進程中,為它們提供融資以幫助其轉型的金融活動。轉型金融專注于設計企業轉型軌跡、懲罰條款、激勵機制等,促進實體經濟的減排和業務轉型,包括為研發提供資金,以在
低碳經濟中保持競爭力。轉型金融的本質是引發實體范圍的變革,從而降低轉型風險。
對社會經濟而言,轉型金融通過對轉型風險精準度量、定價,能充分發揮金融市場價值發現作用,有效激發煤炭、鋼鐵、水泥等高碳行業轉型的內生動力,從而促進實體經濟低碳轉型。對金融機構而言,轉型金融有利于金融機構科學認知碳達峰與
碳中和目標的實現路徑,不至于錯過碳密集產業轉型升級中的投資機會;對行業技術路徑進行前瞻性的預判,將風險關口前移,有效避免轉型風險、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和聲譽風險;由于支持對象技術迭代更新的不確定性,對金融機構自身管理水平、人員素質等都提出了更高要求,轉型金融開展有助于金融機構自身破繭重生,實現自身供給側改革和高質量發展。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 ng.c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