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碳中和的路徑有哪些,金融如何發揮“活水”作用?
有觀點認為,“低碳”發展是世界各國今后很長時間內的焦點話題和重要對話領域之一。中國的綠色金融發展為全球減碳提供了哪些新思路?#e#
李長波:作為經濟大國,中國長期致力于走綠色發展之路,不僅以“碳減排”作為重要抓手,通過“碳成本”這一要素的流動,推動全國產業結構性改革,而且發力能源替代,在新能源領域建立起全球最大的產能、投資、建設和運維市場。
廣東省出臺的碳普惠交易管理辦法,目前具有重要借鑒意義。該省鼓勵將具有廣泛公眾基礎和數據支撐、充分體現生態公益價值的低碳領域行為開發形成碳普惠
方法學進行申報。經評估論證,條件完備、科學合理且具備復制推廣性的碳普惠行為
方法學將被備案,并向全社會發布。
自然人、法人或非法人組織按照自愿原則參與碳普惠活動,依據碳普惠方法學申報碳普惠核證減排量,地級以上市生態環境部門依據碳普惠方法學要求進行初步核算,省生態環境廳相關部門視需要可委托第三方核查機構對該碳普惠核證減排量進行核查,經核查無誤的予以備案,并通過省級碳普惠核證減排量登記薄系統將省級碳普惠核證減排量發放至參與者賬戶中。碳普惠核證減排量通過掛牌交易、競價交易、協議轉讓等方式進行交易,可作為補充抵消機制進入廣東省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相關部門確定并公布當年度可用于抵消的碳普惠核證減排量范圍、總量和抵消規則。這一方法運用相關商業激勵、政策鼓勵和交易機制,帶動社會廣泛參與碳減排,促使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及增加碳匯。(完)
受訪者簡介:
李長波,高級經濟師,曾任中國農業銀行濟南分行副行長,德州、淄博分行行長,山東省分行金融市場部/投資銀行部總經理、金融市場業務專家,現任山東省分行信用管理部/綠色金融創新部綠色金融業務專家,總行綠色金融研究院綠色金融創新實驗室綠金團隊負責人。曾榮獲中華全國總工會頒發的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