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分類目錄》下的創新實踐
自2021年11月《共同分類目錄》第一版發布以來,一些金融機構積極響應,并在其框架下開展了創新實踐。
2021年12月,中國建設銀行發行全球首筆基于《共同分類目錄》的美元浮息綠色債券,募集資金5億美元專項用于支持粵港澳大灣區清潔交通、清潔能源領域的優質項目。該筆債券同時還符合國際資本市場協會(ICMA)的《綠色債券原則》以及中國的《氣候投融資項目分類指南》,對國際綠色債券資產的篩選提供了較好的示范與參考,吸引了包括韓國投資公社、安聯環球投資等高質量國際投資人的踴躍認購。
2022年2月,招商銀行成功發行《共同分類目錄》綠色債券,該筆債券期限為3年,票息為2.0%,募集資金4億美元全部用于可再生能源風力發電項目,旨在深化能源綠色轉型,助力應對氣候變化。
2022年5月,興業銀行在國際資本市場成功完成3年期6.5億美元《共同分類目錄》主題綠色債券的定價,發行票息為3.25%,認購倍數為5.23倍,該筆債券募集的資金專項聚焦于“可再生能源”和“低碳及低排放交通”類別的優質綠色項目。
2022年6月,中國銀行在更新版的《共同分類目錄》框架下發行首筆5億美元綠色債券,募集資金用于中國、德國、荷蘭等多個國家的綠色項目,包括風力發電、抽水蓄能、城市軌道交通、純電動公交車、高效節能裝備制造等歸屬多個行業的經濟活動,其中,高效節能裝備制造項目屬于《共同分類目錄》新增的活動,采納了更詳盡的中國技術標準作為“重大貢獻指標”的認證依據。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放*交-易^網 t an pa i fa ng . c 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