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人民幣金融產品亟待發展
隨著我國金融開放的加快推進,中國金融市場受到了全球投資者的青睞,這一方面與我國金融業的整體開放進程有關,另一方面也與人民幣國際化不斷推進、國際上對人民幣資產的廣泛認可相關。2021年上半年,境外投資者增持人民幣債券的規模超過4500億元,其中國債規模接近2600億元,可以說境外投資者是2021年債券市場最大的買家之一。
雖然從結構上看,境外投資者持有境內市場金融產品的比例還不算太高,在股票市場大概占4.4%,與債券市場的占比大體相當,但是增速非??欤熬胺浅:?。一直以來,中國市場對國際投資者都有非常強的吸引力,不僅回報率高,而且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債券市場相比,中國市場與美國市場的相關性非常低。這意味著投資持有人民幣債券不僅能夠幫助國際投資者分享疫情發生后中國經濟率先復蘇、保持快速增長以及人民幣資產高額回報的好處,而且還能幫助國際投資者有效分散風險、更好地管理風險。由此,我們看到了蜂擁而至的境外投資者。
在這種情形下,如果我們能夠提供更多的既具有較高回報率,又帶有綠色或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特征的金融產品,就會對國際投資者有更強的吸引力??傮w而言,自2016年人民銀行會同其他六部委共同發布《關于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以來,綠色金融在我國發展得非???。截至2021年二季度末,我國綠色貸款規模大致為14萬億元,綠色債券
托管余額將近1萬億元,應該說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走在了國際綠色金融發展的最前沿。但值得關注的是,雖然境外投資者蜂擁而至購買各種人民幣金融資產,但能夠購買的綠色債券規模非常有限,不到1萬億元。
截至2021年二季度末,我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約為186萬億元,債券市場托管余額約為125萬億元,前者約為后者的1.5倍。而在綠色金融領域,綠色貸款余額約為14萬億元,綠色債券規模則不到1萬億元,前者是后者的 14倍多。因此,與整個人民幣貸款余額和債券市場規模的比例相比,我國綠色債券市場規模相對而言太小,還有非常大的差距,也意味著有非常大的空間。
在金融開放、人民幣國際化過程中,我國的資管機構要放眼全球,面向全球市場開發更多的理財、資管產品,吸引更多的國際投資者投資、持有人民幣資產。同時,還要開發更多的綠色金融產品,讓國際投資者能夠帶著ESG投資理念、支持綠色轉型與應對環境和氣候變化的情懷來購買我國的綠色人民幣金融產品。這樣,一方面,我們推動人民幣國際化,支持國際投資者持有人民幣資產,從而分享中國經濟快速增長、人民幣資產高額回報的好處;另一方面,滿足國際投資者的ESG投資需要,更是相當于動員全球資金支持我國實體經濟增長和推動經濟社會綠色轉型,更好推動實現“雙碳”目標。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