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人民銀行廣州分行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廣東省分局局長白鶴祥昨日就
綠色金融、有序擴大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
試點、加強金融助力穩企業保就業等熱點問題,接受了記者專訪。
推動綠色金融創新發展實現新突破
白鶴祥表示,按照人民銀行總行的改革部署,人民銀行廣州分行從2019年開始,建立起廣東銀行業存款類金融機構綠色信貸業績評價機制,每季度對廣東省86家法人銀行機構開展綠色信貸業績評價工作,并將評價結果納入央行評級,形成了對銀行機構開展綠色信貸業務的常態化激勵機制,以引導銀行機構持續加大對廣東綠色低碳產業的信貸支持。
截至2020年12月末,廣東綠色信貸余額9781億元,同比增長52.27%,在全國六省九地綠色金改試驗區位居首位。
白鶴祥說,下一步,人民銀行廣州分行將結合轄區綠色信貸業績評價實際情況,適時修訂完善轄區商業銀行機構綠色信貸業績評價方案,逐步拓寬參評機構范圍、完善評價指標體系、擴大評價結果應用,研究將商業銀行機構落實
碳中和有關決策部署、支持
碳減排的有關行動、開展環境信息披露等相關情況納入評價指標體系,以引導和激勵廣東轄內商業銀行繼續加大對綠色低碳產業和
碳減排的金融支持,助力廣東如期實現
碳中和目標。
2017年,廣州市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獲批。人民銀行廣州分行通過不斷強化政策激勵、強化體制機制建設、強化綠色金融創新、強化綠色金融基礎設施建設等舉措,有力推動廣州市綠色金融改革創新縱深發展。
“綠色金融改革創新的‘廣州模式’已初步形成。”白鶴祥告訴記者,下一步,人民銀行廣州分行將堅持全省“一盤棋”,把推進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融入廣東省“一核一帶一區”發展格局,堅持重點區域帶動和全省統籌推進相結合,以點串線、以線擴面,推動全省綠色金融創新發展實現新突破。
進一步完善跨境人民幣政策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堅持市場驅動,進一步完善跨境人民幣政策,提升便利化水平,服務實體經濟。加快推進人民幣政策創新,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白鶴祥表示。
一是穩步推進改革試點,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有序擴大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試點,將試點范圍由貨物貿易擴展至服務貿易,由粵港澳大灣區擴展至全轄范圍,支持審慎合規的銀行在為信用優良企業辦理貿易收支時,實施更加便利的措施。
二是支持貿易新業態發展,培育外貿發展新動能。拓寬結算渠道,支持銀行機構在滿足客戶身份識別、交易電子信息采集、真實性審核等條件下,憑交易電子信息為跨境電子商務和外貿綜合服務等貿易新業態市場主體提供經常項下跨境資金結算服務。
三是開展創新試點,積極有序推動人民幣國際化。近年來,人民銀行積極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緊緊圍繞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完善政策框架,有序開展創新試點,積極探索資本項目可兌換,推動金融市場雙向開放,取得顯著成效。人民幣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第一大跨境結算貨幣,貿易投融資便利化水平穩步提升,積極發揮自由貿易賬戶服務實體經濟的效能,推動金融市場雙向開放取得新的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