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對重點領域的綠色金融支持
實現綠色發展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目標任務之一,構建支撐綠色發展的金融體系,著力點在于利用綠色金融推動產業結構、能源結構和交通結構的綠色化轉型,引導金融資源向重點領域傾斜,以實現綠色治理和綠色增長的良性循環。除通過綠色信貸、
綠色債券、綠色基金和綠色信托等金融產品和工具為低碳產業提供長期穩定的資金來源,大力支持有助于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低碳產業發展外,尤其要關注高能耗、高污染產業和生產流通領域的綠色化改造。
一是統籌既有建筑綠色化改造和
綠色建筑增量提質,建立和完善
綠色建筑評價標準和體系,推動綠色建筑融資信息披露,拓展綠色建筑融資渠道和方式,設計覆蓋建筑開發、運營、銷售全生命周期的金融產品、定價標準和優惠條件。
二是探索財政、金融和社會資本在重大交通路網工程投資、建設和運營過程中風險分擔、收益共享的新模式、新路徑和新機制,從加快區域協同發展和促進城市圈、都市圈有效聯動的高度,推進軌道交通和貨運鐵路規劃建設,發揮立體化、集約化、智能化和規?;煌w系的
節能減排作用。
三是著力優化能源結構,鼓勵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加大對
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術、項目和產業的信貸投放力度,擴大綠色債券發行規模,加快培育各類綠色產業基金,根據綠色能源特點開發相應的保險產品并在保費定價方面給予優惠,夯實
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市場供給的利益補償和風險保障機制,逐步增加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重。
四是將資源節約、資源再利用和環境保護目標統一起來,為綠色供應鏈改造升級和三廢處理項目提供綠色金融服務,如銀行將企業在生產、流通過程中的節能減排措施和效果作為授信審批決策的重要參考,在授信額度、貸款利率、期限設定和擔保條件方面給予差異化支持,實現對企業主動進行節能減排的有效激勵,當然這需要依托可以提供企業能耗數據的信息共享平臺和強制性的環境信息披露,另外,要落實好環境責任保險制度,強化市場主體的環保意識。
五是穩定和擴大
新能源汽車消費,增加行政事業機構和公共交通領域的
新能源采購力度,為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發、產品測試、市場推廣和配套體系建設提供一攬子金融解決方案。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_交^易=網 tan pa i fa ng . c 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