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價上網”來襲,風電、光伏發展面臨“去補貼”浪潮
根據發改委和能源局《關于積極推進風電、光伏發電無補貼平價上網有關工作的通知》的政策解讀,“十三五”以來,我國可再生能源規模持續擴大,技術水平不斷提高,開發建設成本持續降低。據統計,2017年投產的風電、光伏電站平均建設成本比2012年降低了20%和45%[2]。在可再生能源消納狀況持續好轉的環境下,項目的經濟性穩步提升,為國家補貼退坡、緩解補貼資金壓力創造了有利條件。2017年8月,國家能源局在河北、黑龍江、甘肅、寧夏、新疆五省區啟動了共70萬千瓦的風電平價上網示范項目,目前正在穩步推進建設。2018年3月,國家能源局復函同意烏蘭察布風電基地規劃,一期建設600萬千瓦,不需要國家補貼。同時,光伏領跑者項目招標確定的上網電價已經呈現出與煤電標桿電價平價的趨勢。隨著風電和光伏發電技術進步,“十四五”初期風電、光伏發電將逐步全面實現平價。
風電上網電價補貼退坡,從標桿電價階段過渡至競價配置階段。從2014年起風電已經經歷了三次下調上網標桿電價,目前大部分地區風電與火電的差價已縮小至0.2元以內,離能源“十三五”規劃中到2020年實現風電平價上網的目標已十分接近。根據BNEF預測,2018年全球累計新能源競價項目容量預計達到171GW。未來中國風電市場實施競價機制將為全球風電市場化帶來新的增量。
2019年1月9日,國家發改委、能源局發布《關于積極推進風電、光伏發電無補貼平價上網有關工作的通知》。政策給予了風電平價上網項目諸多優惠,主要有:1)不限規模、不占用補貼指標;2)過網費明確,僅執行項目所涉及電壓等級的配電網輸配電價;3)省級管理,隨時批復,可享受地補;4)保障優先發電和全額保障性收購,20年固定電價,穩定收益預期;5)享受出售綠證收益;6)國開行、四大行可開發適合項目特點的金融產品進行支持。平價上網政策勢必降低風電非技術成本,風電 EPC 成本有望下行,風電度電成本將繼續下行。
光伏行業從悲觀到曙光,開啟平價上網進程。光伏行業在2018年出現了巨大的動蕩,行業經歷了531新政極度悲觀后,在1102光伏座談會和平價上網新政落地后,看到了希望的曙光。隨著行業產品
價格的斷崖式下跌導致度電成本快速下降,光伏行業已經開啟了平價上網的進程。
2019年2月18日,能源局召開光伏企業座談會,
會議透露出今年我國光伏發電建設管理工作將有重大機制創新[3],擬引入市場競爭機制,以競價換補貼,補貼定規模:一、“量入為出”,以補貼額定裝機量。二、明確將光伏項目分為需要國家補貼和不需要國家補貼項目。三、首次將戶用光伏單列并給予單獨規模,實施固定補貼。四、解決去年戶用光伏531政策的遺留問題。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_交^易=網 tan pa i fa ng . c 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