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就宏觀經濟運
行情況舉行發布會上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國家發改委正在加快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制定了《關于構建市場導向的
綠色技術創新的指導意見》和《關于創新和完善促進
綠色發展
價格機制的意見》。
十九大報告關于綠色經濟的發展思路曾提出“加快建立綠色生產和消費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導向,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發展綠色金融,壯大節能環保產業、清潔生產產業、
清潔能源產業。”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是推進綠色發展的技術路徑,綠色技術創新是引領綠色經濟發展的基礎力和第一動力。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_碳0排0放^交-易=網 ta n pa i fa ng . co m
生態環境部副部長黃潤秋曾在環境科學與技術年會上強調更好地推進環??萍紕撔?,強化綠色發展。“環??萍紕撔略谕苿影l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解決污染治理難題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環??萍紕撔鲁晒D化形成的環保產業,為中國經濟新舊動能轉換提供了重要動能。”并進一步強調“堅持問題導向,以環境質量改善為核心,強化基礎和應用研究。抓好重點環保科研項目,強化關鍵技術創新研發和集成示范。多措并舉,提升環??萍紕撔履芰Γ瑥娀晒D化。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
技術創新和綠色金融正在成為撬動綠色經濟的兩大支點,各項配套政策支持體系初步成型,并進入密集落地期,下一步或將加快出臺更多細化措施。
綠色技術與棕色技術即污染密集型技術是相對的。棕色技術由于使用成本比較低,對于工業廠商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綠色技術則由于需要進行設備投入特別是技術改造,會提高資金和成本方面的要求,在推廣過程中存在一定難度。為此,一方面需要政府加強環境把控,特別是通過環保監督,對企業的技術裝備進行被動式改造;另一方面需要給綠色技術創新提供一定的資金支持,通過降低企業的技術創新成本,使得他們有動力進行綠色技術生產和推廣。
綠色技術創新外部性比較強,單純依靠市場定價可能會低估其整體收益。此外,技術創新商業模式存在一定風險,可能因此導致社會投資不足。加之知識產權保護不太完善,因此怎樣開展綠色技術創新和保護綠色創新企業應有權益會成為下一步構建綠色技術創新體系的重點。
《關于創新和完善促進綠色發展價格機制的意見》個人認為是關于綠色金融的指南性文件。2016年8月,人民銀行等七部委印發《關于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我國成為全球首個構建系統性綠色金融政策框架的國家。2017年6月,國務院批準五省區設立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推進綠色金融體系建設地方
試點不斷深化。財政部門已經在研究制定國家綠色發展基金方案,有關部門正在推進提升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等。綠色金融作為金融業與環境產業的橋梁,可以優化資源配置,引導社會經濟資源流向支持環境改善、應對氣候變化和資源節約高效利用的經濟活動。